【—初中常見的反應類儀器介紹】關(guān)于化學中常見的反應類儀器知識的學習,下面是老師對此。供大家參考。
常見的反應類儀器
1.試管
試管是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也可用于收集少量氣體。試管根據(jù)其用途常分為平口試管、翻口試管和具支試管等。平口試管適宜于一般化學反應,翻口試管適宜加配橡膠塞,具支試管可作氣體發(fā)生器,也可作洗氣瓶或少量蒸餾用。
試管的大小一般用管外徑與管長的乘積來規(guī)定,常用為10×l00 mm、12×l00 mm、15×l50 mm、18×180 mm、20×200 mm和32×200 mm等。
使用注意事項
。1)使用試管時,應根據(jù)不同用量選用大小合適的試管。徒手使用試管應用姆、食、中三指握持試管上沿處。振蕩時要腕動臂不動。
。2)盛裝液體加熱,不應超過容積的 ,并與桌面成45”角,管口不要對著自己或別人。若要保持沸騰狀,可加熱液面附近。
。3)盛裝粉末狀試劑,要用紙槽送入管底,盛裝粒狀固體時,應將試管傾斜,使粒狀物沿試管壁慢慢滑入管底。
。4)夾持試管應在距管口 處。加熱時試管外部應擦干水分,不能手持試管加熱。加熱后,要注意避免驟冷以防止炸裂。
。5)加熱固體試劑時,管底應略高于管口,完畢時,應繼續(xù)固定或放在石棉網(wǎng)上,讓其自然冷卻。
2.燒杯
燒杯通常用作反應物量較多時的反應容器。此外也用來配制溶液,加速物質(zhì)溶解,促進溶劑蒸發(fā)等。燒杯的種類和規(guī)格較多,中學常用低型燒杯。為了在使用時便于添加一定量的液體,在一些燒杯外壁上印有白色的容積標線,,這種燒杯叫印標燒杯,有的叫它刻度燒杯。其分度并不十分精確,允許誤差一般在±5%,所以在分度表上印有“APPROX”字樣,它表示“近似容積”,因此,不能作量器使用。燒杯的規(guī)格以容積大小區(qū)分,常用為50 mL、100 mL、250 mL、500 mL等多種。
使用注意事項
。1)燒杯所盛溶液不宜過多,約為容積的,但在加熱時,所盛溶液不能超過容積的。
。2)燒杯不能干燒,在盛有液體時方能較長時間加熱,但必須墊上石棉網(wǎng)。
(3)拿燒杯時,要拿外壁,手指勿接觸內(nèi)壁。拿加熱時的燒杯,要用燒杯夾。
。4)需用玻璃棒攪拌燒杯內(nèi)所盛溶液時,應沿杯壁均勻旋動玻璃棒,切勿撞擊杯壁與杯底。
。5)燒杯不宜長期存放化學試劑,用后應立即洗凈、擦干、倒置存放。
3.燒瓶
燒瓶是用作反應物較多且需較長時間加熱的、有液體參加反應的容器。其瓶頸口徑較小,配上塞子及所需附件后,也常用來發(fā)生蒸氣或作氣體發(fā)生器。燒瓶的用途廣泛,因此型式也有多種 初一,中學常用圓底燒瓶和平底燒瓶2種。
圓底燒瓶一般用作加熱條件下的反應容器。而平底燒瓶用于不加熱條件下的氣體發(fā)生器,也常用來裝配洗瓶等。由于平底燒瓶底部平面較小,其邊緣又有棱,因此應力較大,加熱時容易炸裂。所以它一般不用于加熱條件下的反應容器。
燒瓶的規(guī)格以容積大小區(qū)分,常用為150 mL、250 mL和500 mL幾種。
使用注意事項
。1)圓底燒瓶底部厚薄較均勻,又無棱出現(xiàn),可用于長時間強熱使用。
(2)加熱時燒瓶應放置在石棉網(wǎng)上,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熱。
。3)實驗完畢后,應撤去熱源,靜止冷卻后,再行廢液處理,進行洗滌。
4.蒸餾燒瓶
蒸餾燒瓶屬于燒瓶類,所不同者,在于瓶頸部位有一略向下的支管,它專用作蒸餾液體的容器。
蒸餾燒瓶有減壓及常壓2類。常壓蒸榴燒瓶也分支管在瓶頸上都、中部和下部的3種,蒸餾沸點較高的液體,選用支管在瓶頸下部的蒸餾燒瓶,沸點較低的則用支管在上都的蒸餾燒瓶。而支管位于瓶頸中者,常用來蒸餾一般沸點的液體。
蒸餾燒瓶的規(guī)格以容積大小區(qū)別,常用為150 mL和250 mL 2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79967.html
相關(guān)閱讀:中考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之物質(zhì)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