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動力與天體運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本文由物理網資料整理

地震預報歷來是世界性的難題。之所以成為難題,是因為我們缺少一個對地球運動

準確模擬的模型。而建立這樣一個模型,又需要基于一個準確的科學假定。

目前,板塊學說是指導當今人類諸多延伸科學的基礎學說,這一學說的基礎,就是基于地殼表面是由許多大的物理板塊組成并在液態(tài)巖漿上漂移的模型。

這一模型,無疑在過去的近百年里為整個人類的地質勘探,地震預報等等學科提供了一個可以依據(jù)的基礎。但是,如果我們深入分析和審視這個模型,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和其他所有科學模型一樣,與大自然的本來面目無限接近但卻永遠存在距離。

正是由于這樣的距離,我們無法用今天建立在西方實證主義科學基礎上的物理模型來準確描述地球特別是地殼運動的規(guī)律,因為板塊模型其實并未揭示地球運動的真正機理。

那么地球運動的真正機理是什么呢?本文在這里只是集中當代科學成果對地球運動的動力提出一種假定,希望對大家研究地球物理有所幫助。

其一,地球運動的動力,首先是內部動力,而不是外在的板塊撞擊。這種內部動力可以細致到粒子的撞擊。我們知道,現(xiàn)代原子和其他粒子武器的機理,是基于微觀粒子在高速運動和撞擊中產生的巨大威力。這種力量,比起我們通常認為的大型物體撞擊的力量要大得多。因此,我們可以假定,地球內部運動的真正動力,不單是來自外部的天體,而是來自內部活性粒子的強大撞擊,這種撞擊,提供了地球運動的真正內部動力!而它的能量形式,就是我們今天已經能感知的核能。

說到這一點,我們不能不談到星球的形成,我們的星球形成論,是基于這樣一種假設,及物質和能量不滅定律。但是,在宇宙空間的局部,我們通過愛因斯坦的理論知道,會由于運動,在宇宙的各維空間中產生一定的扭曲。這種扭曲可以是時間扭曲,也可以是空間扭曲,當然也包括磁場扭曲。這樣的扭曲,是宇宙運動的基礎動力。在這種扭曲下,我堅決相信會產生兩種形態(tài)的物質,一種是我們今天人類能夠感知的物質,我們把它叫做正物質。而另一種物質,則是我們今天用幾乎所有儀器都無法感知的物質,我們把它們叫做反物質。宇宙運動的扭曲產生的正反兩種物質,在相互運動中必然會為了達到新的平衡而發(fā)生高強度的運動和綜合以達到新的平衡。在這種運動的過程中,就形成了我們今天在天文觀測中看到的黑洞現(xiàn)象。所謂黑洞,我們可以看作是高度集中的反物質為了達到物質和能量的新平衡而大量地在吸取正物質。這種運動的實質,其實就是星球形成的過程,在高速對撞中正反物質頻繁綜合并釋放出巨大能量,首先形成劇烈運動的新星,繼而逐漸達到平衡,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青壯年星球,最后能量重新達到平衡,而最終變成死星。當一個星球變成死星,并不是說它就會永遠沉寂下去,因為在它形成的過程中,宇宙的其他部分又形成了新的不平衡。因此死星將經歷一個對人類來說漫長的沉寂過程,重新被宇宙其他部分的不平衡帶動而進入新的宇宙運動期。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會知道,現(xiàn)今的地球,在星球形成的漫長歲月里,是一顆新星。它已經經歷了大爆炸大運動的最初灼熱期而進入了一個穩(wěn)定期,它的走向,必然是老去并成為一顆死星。理解了這種走向,我們就不難理解地球將越來越缺乏能量。這種能量的缺失,絕不會因為地球表面生物比如人類的節(jié)能而改變。因為人類的力量,其實也來自于同一個星球體系。因此身處其中并只擁有其中很少一部分能量的人類,不可能改變地球總運動能量走向衰竭并最終消失的進程。要理解這種進程的結果并不難,只要看一下我們周圍那些比我們更老的行星就可以了。

其二。我們來談談地球能量的第二個來源,那就是來自宇宙其他星球和星系。這一來源,我們可以從潮起潮落中看到,我們可以從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中看到。無可否認,這是地球運動的外因。

理解了這種地球運動的內因和外因。我們就不難理解也不難相信。汶川地震的機理,并不完全是板塊撞擊。因為地球內部地殼板塊并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是完整的太平洋板塊或者是印度洋板塊。其實這些板塊在地球內部運動中是會改變的,有的會溶解,有的會斷裂,有的會沉降,有的會抬升。

因此我們可以相信:傳說中沉于大洋底部的(大西國)是存在的,因為有潛水員已經在海底看到了古城的面貌。我們同樣也很容易理解,高聳的喜瑪拉雅山過去是海底的斷言。(那上面有鵝卵石)。我們更有理由相信,在我們無法準確摸清地球內部粒子運動的規(guī)律前,我們無法知道我們今天的歐亞大陸,美洲大陸是否會在某一天突然在沉降中沉入海底,當然這種沉降也許并不是災難性的瞬間而是逐步完成的。但是這種趨勢,在地球運動的整個周期內確實只能算是一瞬間。

汶川地震,以及其他人類認為的大地震,其實只是地球運動十分溫和的一面。真正的毀滅性的危險,也許還在后面。

人類之于星球運動,只是星球運動過程中能量相對平衡的一個時期出現(xiàn)的過眼云煙。在我們以幾十年的生命看不到的似乎漫長的地球演變過程中,地球的生老病死,其實也是整個宇宙演化的一瞬間。

我們有理由相信,宇宙運動帶動下的星球運動,一定會在宇宙時空的其他瞬間產生其他生命,但他們是否和地球生物一樣,是否和今天的人類有某種血緣這一類的問題,應該說完全超出了人類應該關心的范圍。因為對于星球運動的周期來說,人類不可能在自己發(fā)展和滅亡的極短瞬間,達到那樣超出人類極限的極限的邊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816227.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下--第七章所學的力學知識點都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