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對2012中考語文名著閱讀題的分析與思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名著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學生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第四學段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目的是推動學生擴大學習資源,增多語文積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為以后發(fā)展打下精神的底子。為了更好體現(xiàn)課標要求,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自2004年始,課改實驗區(qū)的中考語文試題中大都設置了名著閱讀檢測題。時至今日,名著閱讀題題型多樣,內容豐富,從形式上看有選擇題、填空題、填表題、簡答題,從考查內容上看有識記積累題、歸納概括題、感悟理解題、欣賞評價題,這些試題為學生加強課外閱讀,提高語文素養(yǎng)起著良好的導向作用。但是,回顧近幾年來的中考名著閱讀題及學生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些名著閱讀題還不能很好地引領學生進行深度閱讀,并從中獲得真切的感悟和體驗、獨特的思考和見解。問題出在哪里呢?先看下面五道中考名著閱讀題:

  ①老舍寫的小說《》,講述的是舊北京普通的人力車夫祥子的故事。這是老舍最鐘愛的作品。
 、谟骷襙_____寫的《魯濱遜漂流記》,塑造了一個孤獨而頑強的冒險者形象,“魯濱遜”也成為冒險家的代名詞和千千萬萬讀者心目中的英雄。
  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的主人公是誰?他最打動你的是哪一點?(30字以內)
 、苣阋欢ㄒ沧x過《朝花夕拾》,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個人物?用一句話概括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
 、荨俺鰩熚唇萆硐人,長使英雄淚滿襟”是杜甫在《蜀相》一詩中對政治家、軍事家________的深深感慨和懷念。這位政治家、軍事家?guī)缀醭闪?a href='http://www.yy-art.cn/rensheng/zhihui/' target='_blank'>智慧的代名詞,有關他的故事,你還知道______、_________等。

  上述這些試題涉及的作品基本上都在相應的范圍內,即課標推薦的作品,像《駱駝祥子》《魯濱遜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朝花夕拾》等;也有不在其列的,像《三國演義》,但這也能在教材中尋得相關信息,如教材中有諸葛亮的《出師表》。這些試題考查的角度都比較一致,主要考查學生對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了解程度。但是,這些作品學生即使沒有讀過,也已是耳熟能詳了,因為這些名著早已通過多種媒介得以廣泛傳播?梢姡@些試題的價值和作用值得懷疑。當然我們這樣講,并不是說我們考試就要考學生不知道的,要考倒學生,而是要判斷這些試題能否衡量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有沒有真正檢測出學生名著閱讀的實際情況。中考語文是學生學業(yè)水平性測試,測試的是學生語文學習狀況,F(xiàn)在一些名著閱讀題,學生不需要認真閱讀就可解答,這顯然違背了課程標準的要求。

  中考是教與學的指揮棒,這樣命題帶來的是許多學生的虛假閱讀、偽閱讀,即為應付考試,去記作家作品、人物性格、故事情節(jié)等,表面上看什么都知道,但實際上對作品不甚了了。像第③④題,只要讀過作品的故事梗概,解答是沒有問題的。這種蜻蜒點水、浮光掠影,置作品鮮活的語言、深刻的思想于不顧的名著閱讀扭曲了閱讀的本意,不能給學生帶來多大收獲,毫無價值可言,也有違課程標準對名著閱讀的大力倡導。長此以往。不僅不能引導學生去好好讀書、認真讀書,而且還會在學生的心里造成很不好的影響,誤以為課外閱讀就是這么回事,不良學風就會潛滋暗長。對2012中考語文名著閱讀題的分析與思考
  名著是人類文化傳承的紐帶,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讀好名著對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提高文化素養(yǎng)大有裨益。成長中的初中生理應廣泛閱讀,養(yǎng)成愛好閱讀、視閱讀為生活需要的良好習慣。按照課程標準要求命制出來的初中語文學業(yè)水平測試卷,作為一種導向,當然要在試題中對名著閱讀有所涉及。

  那么,名著閱讀究竟應該怎樣考呢?筆者以為,首先,要確定一個閱讀的范圍。中外現(xiàn)當代能稱得上名著的作品很多,沒有范圍隨意命題將會加大學生的課業(yè)負擔。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附錄二《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中推薦了一些文學名著和詩歌散文作品,課標教材中也推薦了一部分,各地區(qū)根據(jù)教育狀況也可適量推薦,命題時就應以課標、教材和地區(qū)推薦的范圍為限。2008年某地中考卷要求歸納《簡·愛》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假如該地沒有推薦過這部作品,估計很多學生就沒有看過該作品,這個考查也就失去了意義。

  其次,要引導學生真正走進文本進行深度閱讀。這對命題者來說很富有挑戰(zhàn)性。各地近幾年來在名著閱讀的命題上作過諸多探索,也有成功的好題,如:
  (2005年廣東)班上準備開展題為“話說英雄”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閱讀參考資料《感動中國2004年頒獎詞》(節(jié)選),按后面要求做好準備。
  感動中國2004年頒獎詞(節(jié)選):任長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個女英雄。掃惡打黑,除暴安良,她鐵面無私;噓寒問暖,扶危濟困,她柔腸百轉。十里長街,白花勝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動在百姓心中的豐碑!一個弱女子能贏得百姓的愛戴,是因為,在她的心里有對百姓最虔誠的尊重。

  請你從讀過的文學名著中推薦一位令自己感動的英雄人物。寫一段簡短的話,向同學們介紹這位令你感動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頒獎詞”一樣簡潔流暢,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跡,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2005年湖北黃岡)某校初三(6)班同學在閱讀《西游記》時,對豬八戒這個人物有兩種不同的看法,為此語文老師組織了一場辯論。假如你是正方,’針對反方辯詞該怎么說?
  反方:我方認為,豬八戒好吃懶做,見識短淺,在取經的路上,意志不堅定,遇到困難就嚷嚷著要散伙。而且還經常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謊,又愛占小便宜,貪戀女色。是一個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入。
  正方:
  廣東卷這道題活潑靈動,構思巧妙。要寫出令自己感動的英雄人物,首先要讀過有關英雄人物的作品,對英雄人物的有關故事非常熟悉,其次要對人物性格有清晰的印象,第三要對人物形象有自己的感受、體驗和評價,第四書寫時還要符合頒獎詞的格式和要求。湖北黃岡卷把對作品中人物的評價置于辯論會中。而要對豬八戒作出正面評價,就必須對豬八戒有全面的了解,從中篩選出相關信息,并根據(jù)辯論的需要加以整合。像這樣的試題,如果沒有對作品的深度閱讀是寫不出、寫不好的。

  第三,題型設計要創(chuàng)新。上述兩例沒有直接考查名著閱讀,而是在一個新的情境中要學生把平時所讀作品進行整合提煉,以一種規(guī)定的表達形式書寫出來。這既考查了名著閱讀,還兼顧了語言的綜合運用,名著在其中起著提供材料的作用。2006年的江蘇南通卷、2008年的桂林卷、太原卷等題型設計也有特色:南通卷對名著閱讀采用節(jié)選方式來考查,檢測學生對作品形象、語言的領悟程度。桂林卷用給出故事名寫簡介的方式考查名著閱讀情況,看起來似乎有點機械,其實不然,因為要求寫出的是故事簡介,而非復述故事,這需要學生去搜索記憶,整理信息,并加以概括。這不僅考查了學生閱讀名著后留下的印象,而且考查了學生在概括表達時對作品中人物和情節(jié)的把握程度。太原卷先給出漫畫《武大郎開店》(店內對聯(lián)的橫批為“王倫遺風”),要求結合《水滸傳》的相關情節(jié)。說說橫批的含義。這題很有創(chuàng)意,把漫畫欣賞與名著閱讀結合在一起。以上三題均沒有簡單地考查有關名著的名稱、故事情節(jié)、人物評價,而是把閱讀引向了真實,真正考查學生有沒有讀過作品,對作品的人物、情節(jié)、特點等有沒有獨特的感受和體驗。這樣的設計不僅導向性很好,而且增強了趣味性,能引領學生真正走進作品,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人物的悲歡離合,形成自己對作品的獨特理解。這對名著閱讀考查失真現(xiàn)象是個很好的糾偏。對2012中考語文名著閱讀題的分析與思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850963.html

相關閱讀:《傅雷家書》(19562月29日夜)閱讀答案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比較閱讀答案
《海底兩萬里(節(jié)選)》“他們被關在一艘不為人所知的潛水艇上。
《智取生辰綱(選段)》閱讀答案
初二名著閱讀及答案:格列佛與二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