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節(jié)(St. John"s Day)是為慶祝一年之中最長的白晝而有的節(jié)日,大概就等同于我們的夏至吧!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從這一天開始,人們接連有幾天的假期,自然得好好慶祝不可。
不光在愛沙尼亞,就連波海其它二國也同樣有此節(jié)日,可見這是個區(qū)域性的大日子。雖說是傍晚(事實上已經(jīng)是晚上十點左右),但可一點都感覺不到時間在此的意義,太陽還高掛著,天色就像是下午四、五點一樣,對于來自南國的我,不能不說有點奇怪。
公車上多的是攜家?guī)Ь、提著大包小包的人?一下車,立刻感覺整個空氣中彌漫著燒木柴的味道,處處可見遠(yuǎn)方有白煙冒起,而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通通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讓人跟著開始興奮起來。
很長的一段路,不甚寬的馬路,絕大部份被野生的雜草給占滿了,更前方那一大塊區(qū)域就是目的地。隨著腳程已經(jīng)可以聽見傳來的音樂聲以及人們的笑鬧聲,那兒有個臨時搭起的小舞臺在進行著像是誰的腰圍最寬的比賽,不時還有歌手演唱,吸引不少人的圍觀與掌聲;旁邊賣氣球的小販生意好到來不及灌,還見到熟悉的套圈圈游戲,像是個園游會一樣,吃吃喝喝又有得玩,適合大人小孩在戶外的歡聚。
據(jù)說,仲夏節(jié)這天,整個愛沙尼亞到處可以見到升起的營火,人們唱歌、跳舞和Party,不間斷的活動將持續(xù)一整夜。其中不可少的一項便是烤肉了,大塊大塊的肉與洋蔥片串成一串,并不像我們抹上烤肉醬,而是前一夜便先腌好,就這樣直接在架上以木頭燒烤,烤得香氣四溢,嘗來別有一番滋味。
這種烤肉的方式并不是愛沙尼亞的傳統(tǒng),而是來自烏克蘭,但現(xiàn)在已變成這個節(jié)日不可或缺的活動之一了,就像我們的中秋節(jié),烤肉也不知在何時成了全民運動。
酒是絕對不可能少的,這一日,所有的商店全關(guān)門,就只有賣酒的商店大開著,人們總愛提著酒瓶隨地就坐在草地上,配合著烤肉串,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不分男女;當(dāng)酒精發(fā)酵到某個程度,就開始有人會試著跳過那座高高架起的大型營火,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喝醉的人到處都是,只見有的得三三兩兩互相攙扶著還是走得歪歪扭扭的,看來要找到一個清醒的人可能不容易。
午夜時分離開的時候,一陣爆聲自身后傳來,是煙火,可惜已被臨近的建筑阻擋而只見一小角。這場Party還沒結(jié)束,就像太陽還不愿就寢,只留下一片紅霞,我懷疑這一晚黑夜永遠(yuǎn)不會來!
地理網(wǎng)有全面的地理知識,歡迎大家繼續(xù)閱讀學(xué)習(x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855877.html
相關(guān)閱讀:北京賞花地點推薦:中山公園郁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