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的歷史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古時候是沒有肥皂的,洗衣服時只能先將衣服浸濕,然后在青石板上不斷的用扁木棒捶打,再在水中清洗,除去衣服上的污垢。這樣洗衣服,既費力,又洗不干凈。

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有一種天然堿礦石,溶化在水里滑膩膩的,用它來洗衣,去污的能力很強。燒飯用的柴草,如稻草、麥桿、柴禾,燃燒后剩下的灰燼,從灶膛里掏出來浸在水里,用布過濾出清水。這種草木灰水里含有碳酸鉀,也能把衣服上的污垢洗去。

皂莢樹濕豆科喬木,每到深秋,樹上長著一串串長長的豆莢,叫做皂莢,也叫皂角。皂莢呈綠色,熟時變黑。皂莢果泡在水里,可以做洗滌劑。用皂莢洗衣服,衣服不會變色,不會收縮,纖維不會受損和失去光澤。用皂莢洗澡,還能去風濕,治皮?.

還有一種叫肥珠子的植物,它的種子肥大、肉厚。宋代莊季裕的《雞肋篇》中介紹,浙中少皂莢,澡面浣衣皆用“肥珠子”。每到深秋,人們將果莢采下,煮熟搗爛,加以香料、白面、拌和搓成丸,名叫“肥皂”?梢哉f,這是肥皂的祖先。

肥皂問世前,據(jù)說羅馬的富人洗個澡要花一天的時間。先將身體浸泡在熱水中,然后用浮石擦身,接著再用冷水沖去污垢,最后往那備受折磨的皮膚上涂些油,并灑上香水。

誰最早發(fā)明了肥皂?很難回答。但有一個傳說:很早很早以前,羅馬城外有一座山坡,當?shù)厝顺T谄律戏贌诩捞。雨水將牲口的脂肪摻雜著草木灰一起沖下山坡,滲入到河岸邊的泥土中。當?shù)貗D女在河邊洗滌時,意外的發(fā)現(xiàn)這種混合泥土有助于清除衣服上的油污。這可能時肥皂最早的雛形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857831.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化學寒假作業(yè)之化學式與化合價專項訓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