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物脅迫是包括干旱、高鹽和極端溫度等在內的影響植物正常生長和發(fā)育的環(huán)境逆境,是影響農作物產量的主要因素。非生物脅迫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影響葉綠體的穩(wěn)定性并誘導葉綠體的降解(葉片由綠變黃的一個過程),從而引起植株的早衰,并最終影響農作物的產量。目前對脅迫條件下葉綠體降解的具體過程和調控機制還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汪松虎課題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Dr.Blumwald實驗室合作,在擬南芥中克隆和鑒定了一個未知功能的新基因,命名為CV(chloroplastvesiculation)。非生物脅迫可以誘導激活CV基因的表達。表達后CV蛋白進入葉綠體,與光合系統(tǒng)II的亞基發(fā)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影響光合系統(tǒng)II的穩(wěn)定性,從而誘導葉綠體的解體,形成囊泡化。這些CV蛋白誘導形成的囊泡(CCVs),包裹著葉綠體的基質蛋白和內囊體蛋白等離開葉綠體,最后與細胞質中的液泡融合完成葉綠體蛋白的最終降解。利用化學誘導表達系統(tǒng)過量表達CV基因可以導致植物葉片的早衰和葉綠體的降解。而在擬南芥中利用artificialmiRNA技術沉默CV基因的表達可以抑制非生物脅迫誘導的葉片衰老和葉綠體的降解,同時提高植株的抗逆性。CV基因是一種植物細胞特有的且高度保守的基因。CV蛋白具有三個功能結構域:N端含有一個葉綠體轉運肽,中間含有一個跨膜結構域,C端具有一個序列高度保守的結構域。C端保守結構域對蛋白質的相互作用和誘導葉綠體降解的功能必不可少。該研究不僅克隆和鑒定了一個植物特有的新基因,而且揭示了一個參與葉綠體降解的新途徑。同時該研究也表明葉綠體的穩(wěn)定性在植物抗逆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為提高農作物在逆境條件的產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858067.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的下冊生物八單元知識點:了解自己 增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