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與房屋形式:在我國的東南沿海一帶,適應多雨氣候而建筑的房屋形式,最典型的要算是騎樓了。在廈門(閩)、廣州(粵)、南寧(桂),還有臺灣一些城市,為了方便行人避雨,街道兩旁的商店,將二樓的曬臺向街心方向延伸到人行道上,成為“行人廊”,俗稱騎樓。下雨時,行人在“行人廊”上耽一陣子,或觀光一下商店,陣雨就過去了。浙江、蘇南一帶的農村房屋也很有特色。為了利于雨水下流,減少雨水在屋頂的停留時間,屋頂坡度都很大。有的還把屋檐伸得較長,防止屋檐經常滴水侵蝕墻基。西北部少雨地區(qū)的房屋建筑則別具風格,屋頂很平,像個平臺,屋頂上可以曬玉米、辣椒等等。“火洲”吐魯番盆地的平頂房,到了炎熱的夏季,房頂就成了家家戶戶室外露宿的“大床”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864308.html
相關閱讀:滑雪者滑雪時著裝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