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波江座b的溫度也是最冷的,僅有800攝氏度,大氣中存在甲烷的信號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使用雙子座望遠鏡發(fā)現了51波江座b行星,這顆行星所在的系統(tǒng)非常年輕,僅為2000萬年的歷史。根據對51波江座b的研究,我們能夠從中得知太陽系早期的形成過程,以及理解恒星周圍是如何形成類木行星。51波江座b由雙子座南站的8米直徑望遠鏡行星成像儀所發(fā)現,通過直接成像法進行觀測,通過自適應觀測技術屏蔽掉周圍的星光,剩余的入射光線處理后可顯示出行星的存在。目前美國宇航局正對51波江座b進行研究,這是最佳觀測年輕恒星演化的途徑。
一般情況下,系外行星的觀測采用間接的方法,比如美國宇航局的開普勒望遠鏡,凌日法能夠測量到星光的損失,一旦行星通過恒星盤面,我們就能夠發(fā)現星光的微弱變化,從而推出行星的位置。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布魯斯認為,51波江座b非常年輕,通過直接成像法可以觀測到它的存在。隨著行星開始成形,物質進一步落入并釋放能量,未來數億年可釋放出更強烈的紅外光。
51波江座b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兩倍,這是直接成像法發(fā)現的系外行星中比較小的,此前科學家所發(fā)現的質量在5倍木星左右。同時51波江座b的溫度也是最冷的,僅有800攝氏度,大氣中存在甲烷的信號。從甲烷的存在看出,51波江座b的大氣與太陽系中的類木行星完全不同,這暗示了系外類木行星的起步似乎與太陽系不同。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馬克-馬利認為太陽系中的巨行星大氣中,碳主要存在于甲烷中,而大對數系外行星,碳主要存在于一氧化碳中。
隨著我們對系外行星觀測的深入,直接成像法顯示更加重要,科學家認為氣態(tài)行星在太陽系中形成早期核心花了幾百萬年的時間,帶動了大量的氫氣和其他氣體,這些物質是形成大氣的基礎。新發(fā)現的51波江座b的溫度卻非常低,暗示系外行星形成與太陽系有些區(qū)別,因此宇宙中系外行星的形成是否具有普遍性特點是科學家下一步研究的地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875866.html
相關閱讀:各地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