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適楚,出于林中,見?僂者承蜩,猶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 丸二而不墜,則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墜,則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墜,猶掇之也。吾處身也,若橛株拘:吾執(zhí)臂也,若槁木之枝。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側,不以萬物易。蜩之翼,何為而不得?”
孔子顧謂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僂丈人之謂乎!”
1.解釋下列加黑詞語:
(1)仲尼適楚 適:___________(1)猶掇之也 掇:_________
(3)則失者十一 十一:____________(4)顧謂弟子 顧:___________
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3.駝背老人捕蟬的驚人絕技.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參考答案
1.(1) 往、到 (2)拾 (3)十分之一 (4)回頭
2.我捉知了時,身體像豎立的樹樁一樣,紋絲不動;拿著竹竿的胳膊伸出去,像枯樹干一樣,不晃不顫。除了基本功要過硬外,思想也要專注。盡管天廣地大,萬物繁多,我的心里、眼里,只有知了的翅膀。我不搖不擺,不因天下的紛紜而影響我全神貫注。這些條件具備了,我粘起知了來,那還有什么不得心應手的呢?
3.兩點啟示:一是要刻苦磨練基本功;二是要專心致志。投機取巧是辦不成任何事情的。
參考譯文
孔子到楚國去,走出樹林,看見一個駝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蟬,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孔子說:“先生真是巧。∮虚T道嗎?”駝背老人說:“我有我的辦法。經(jīng)過五、六個月的練習,在竿頭累迭起兩個丸子而不會墜落,那么失手的情況已經(jīng)很少了;迭起三個丸子而不墜落,那么失手的情況十次不會超過一次了;迭起五個丸子而不墜落,也就會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樣容易。我立定身子,猶如臨近地面的斷木,我舉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樹枝;雖然天地很大,萬物品類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蟬的翅膀,從不思前想后左顧右盼,絕不因紛繁的萬物而改變對蟬翼的注意,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轉身對弟子們說:“運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說的就是這位駝背的老人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902296.html
相關閱讀:取材于閑齋老人《<儒林外史>序》閱讀答案及翻譯
《卞莊子刺虎》閱讀答案
《陳萬教子》閱讀答案
《刻舟求劍》《北人啖菱》比較閱讀及答案
初中課外文言文導讀《曹司農(nóng)竹虛言》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