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復習資料之荊江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八年級地理之荊江】,荊江之水實際上全要靠荊江大堤擋住。分洪只是不得已的保全大局的措施。

  荊江大堤是江漢的屏障,座落在長江中游北岸,從江陵縣棗林崗起,至監(jiān)利城南止,全長182公里,是長江堤防中最險要的堤段。江陵古城和沙市就在大堤旁邊。荊江大堤的潰口紀錄,據(jù)記載,從明朝弘治十年(1497年)至清朝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的352年里,共有24次,平均15年一次。當時,一次洪災三年者。難以恢復。當?shù)孛裰{說:“不懼荊州干戈起,只怕荊堤一夢終。”在荊江大堤上,南岸有所謂“荊江四口” 分流,即虎渡河口、調(diào)弦口、藕池口。松滋口向洞庭湖分流;但是,荊江北岸要比南岸低5~7米,甚至連荊江枯水位時也高于北岸地面,如沙市在大水時期,江面的船只似乎在樓房上走過。而且,堤腳迎流頂沖而造成的崩岸相當危險。所以,人們常說,萬里長江險在荊江。

  1998年8月以后,長江水位居高不下,荊江大堤由于長時間高水位浸泡,隨時有潰堤崩垸的危險。截止8月15日,湖北省累計排除險情3984 處,全省有210多萬人晝夜巡查,嚴防死守,確保長江大堤安全。

  總結(jié):荊江北岸是江漢平原,南岸是洞庭湖平原,地勢低洼,由于荊江河道彎曲,洪水宣泄不暢,故極易潰堤成災,有&ldquo 初中生物;萬里長江,險在荊江”之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92236.html

相關(guān)閱讀:初一地理知識點之蘇伊士運河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