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課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一直受到教師的重視。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地理課堂導課缺乏藝術性的具體表現,然后細致討論了初中地理課堂導課藝術創(chuàng)新方法。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地理課堂的導課對于課堂教學質量有重要影響。同比其他學科,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其主觀能動性比較弱,需要教師通過鮮活的引課來引起其學習的興趣。然而,時代改變,學生的群體特點顯著變化,這就使得傳統的導課方法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應性。因此,初中地理課堂導課藝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初中地理課堂導課缺乏藝術性的表現
導課缺乏藝術性,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一是導課方式單調,形式呆板,沒有新意,缺乏感召力,難以引起學生的聽課激情;二是導語過于淺白,內容過于平淡,震撼力不強,難以促成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欲望;三是導入或轉彎抹角,或過分渲染,或喧賓奪主,看似形式新穎,作用卻不明顯。由于學生在上課前常常處于冷淡的“被動接受”的心理狀態(tài),再加上一些學生對地理學科不夠重視,學習地理的興致不高,導致學生進入上課狀態(tài)緩慢,課堂學習氣氛不濃郁。這時候,如果教師能運用生動活潑的導語,就能為新課學習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
二、初中地理課堂導課藝術的創(chuàng)新方法
1.多媒體導課,聲情并茂。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是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重要途徑。在互聯網下成長起來的初中生,見慣了各種各樣的視聽資源,單純的語言教學略顯枯燥。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導課,能夠讓課堂變得鮮活起來,從而也讓音樂和美術藝術激活孩子的心情。在多媒體導課中,可以參考以下三點。第一,運用現成的視頻資料進行導課。BBC國家地理中有關于世界各地的地理知識,其視頻具有很高的教學價值。用這樣的視頻資源來引課,不僅能夠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國家自豪感。與此同時,教材上的相關知識也通過視頻素材進行初步學習,可謂一舉多得。第二,運用音樂作為背景進行導課。音樂可以洗滌人的靈魂,地理課通常被安排在下午,學生處于疲勞期,播放音樂,能夠讓學生的精神放松,從而為聽課奠定良好的基礎。歌曲的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例如,在講世界地理中河流分布時,可以播放《藍色的多瑙河》。第三,整合互聯網資源進行導課。對于復習課,其導課的藝術就體現在各種資源的整合方面。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掘網絡上的優(yōu)質資源,將其穿插在自己的教學思路中。
2.語言渲染,直觸學生內心。抑揚頓挫的語言能夠渲染所陳述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共鳴,這樣很容易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中來,教學的效率也就上來了。這就對教師的教學用語和個人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語言渲染的導課,需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要有真情實感,不能矯揉造作。具有真情實感,學生的思緒會跟著老師走;矯揉造作,會將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到對老師教學技能的評價上,不利于引課內容的釋放。第二,語言要有力度,能夠撥動學生的心弦。引課的語言要像魯迅的語言一樣,針針見血,鏗鏘有力。這樣會有一種情緒上的沖擊力,讓學生的思想隨著老師的思路而飛翔。
3.短小精悍,把握節(jié)奏。引課的作用就如同是中藥的藥引子,就想點燃鞭炮的火柴。如果引課的時間過長,必然會影響到后續(xù)正課內容的講解,所以引課必須要短小精悍。只有這樣才能夠把握好課堂的節(jié)奏,同時也能夠讓學生認可教師在教學方面的能力。引課的語言要短小精悍,就要有所側重。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引課,其側重點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與教材內容相關。短小精悍,在學生的短期注意范圍能記得住。然后就在教材中碰到了,這時進行教材知識的講解恰到好處。第二,與教輔資料習題有關。當學生課后在做作業(yè)時,發(fā)現老師引課的內容就是作業(yè)中的信息,會大幅度引起學生上課的注意力。第三,與熱點話題有關。熱點話題一直是學生議論的焦點,將熱點話題作為引課,鏈接到教學中,能起到讓學生全神貫注的目的。
4.提高地理科學素養(yǎng),潛移默化影響。人都有錦上添花的心理,喜歡精益求精。對于喜歡的事情,就非常喜歡去做。很多學生不喜歡地理是因為其地理常識比較匱乏,無法引起其共鳴。提高地理科學素養(yǎng),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的地理學習熱情進行影響。在提高學生地理科學素養(yǎng)方面,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展開。第一,將地理知識與初中階段歷史課堂和語文課堂上涉及的知識融匯在一起。地理知識是對客觀地貌地形的講解,與個人的關系不大,這也是學生對地理學習熱情不高的原因。將歷史中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與地理聯系在一起,就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注意,同時也能夠起到復習歷史知識的作用。第二,將地理知識與先進的科學技術聯系在一起。地理測繪是大學的專業(yè)之一,百度地圖上的三維圖像可以看到自己家的樓頂,這都是地理測繪的成果。這樣就可以將地理學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從而引起學生的重視。第三,將地理知識與政治知識聯系在一起。釣魚島問題和南海問題一直存在,將地理知識與政治聯系起來,能夠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在愛國主義情感的帶動下,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學的課堂導入要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起到導課應有的作用。運用多媒體導課,能讓鮮活的影像和音樂感染學生的情緒;教師教學語言的渲染,能夠直擊學生內心,從而激發(fā)起學習的欲望;引課短小精悍,能夠避免對正題的講解,把握好課堂節(jié)奏,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老師的教學能力的信任度;提高學生地理素養(yǎng),能夠讓學生將所學對知識與其潛在的知識結構關聯起來,從而促進其自覺進入學習狀態(tài)。因此,當下初中地理教學工作者,要在傳統的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分析當下學生的群體特點,充分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設計出精良的地理導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928701.html
相關閱讀:(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寒假作業(y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