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
(選自《列子·湯問》)
閱讀練習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②響遏行云。
答案:①阻止②停止
2.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用法、意義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
答案:A
3.翻譯:譚乃高壓求反。
譯文:薛譚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來(繼續(xù)學習)。
4.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如果有,是什么?
答:有。他那知錯就改、變驕傲為虛心的態(tài)度。
5.薛潭為何“辭歸”,又為何“求反”?
答:“自謂盡之,遂辭歸”
自知遠遜師父,乃求反。
6.這個故事給你以怎樣的啟示?
答:學習應虛心,不能淺嘗輒止。
7.薛譚為什么要回家?
答:他以為自己已經(jīng)學完了秦青的技藝,再也沒什么可學的了。
譯文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盡秦青的技藝,就以為學盡了,于是就告辭回去。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餞行,秦青打著節(jié)拍,高唱悲歌。歌聲振動了林木,那音響止住了行云。薛譚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來繼續(xù)學習。從此以后,他一輩子也不敢再說要回去。
注釋
薛xue譚tan、秦青:傳說中秦國兩名善于唱歌的人。
(1)謳(ōu):徒歌(無伴奏)歌唱。這里指唱歌。
(2)于:向。
(3)窮:盡、完,用完。這里指學完。
(4)技:本領。
(5)謂:以為,認為,自認為。
(6)盡:學盡,學完。
(7)遂:于是,就。
(8)之:代詞,指代上句中的秦青之技 。
(9)辭:告辭,告別。
(10)歸:回去,回家。
啟示
這篇古文告訴人們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千萬不可有成功就驕傲自滿的心態(tài),不要淺嘗輒止的學習,學習必須虛心、持之以恒。犯錯誤不要緊,知錯就改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因為有一點皮毛知識就驕傲自滿,要努力刻苦地學習,超越自我。因為學海無涯,永遠精進。
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虛心求教,要沒有止盡地學下去。不能驕傲自大,要知錯就改。
這個故事說明了學習必須虛心,持之以恒,不能驕傲自滿。同時這里也給我們以啟示:一方面可以說恰當?shù)恼娼逃墒盏胶芎玫男Ч。道理是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來的,當反過來用它來指導學生實際時,就應具體化、形象化,教師的引導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針對往往容易產(chǎn)生自滿的同學,這樣的導向往往能使其看到別人身上的閃光點,使其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讓其真正懂得如何做到全面發(fā)展,以及如何才能真正成為“四有人才”,進而激勵他們銳意進取的可貴精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huzhong/940494.html
相關閱讀:《匡衡勤學》閱讀答案
《師曠撞君》初中文言文閱讀答案
《和氏獻璧》閱讀答案
《欹器滿覆》翻譯及閱讀答案
陸游《煙艇記》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