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倚馬可待_倚馬可待的意思_倚馬可待的故事_倚馬可待造句_倚馬可待

編輯: 詞語庫 關(guān)鍵詞: 成語故事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成語名字】倚馬可待
【漢語拼音】yǐ mǎ kě dài
【成語解釋】
東晉桓溫領(lǐng)兵北伐,命令袁虎依靠在馬前草擬一篇告示,袁虎不一會兒即寫滿七張紙,而且文情并茂。#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后用“倚馬可待”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
【成語典故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
桓宣武北征,袁虎時從,被責(zé)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東亭在側(cè),極嘆其才。袁虎云:“當(dāng)令齒舌閑得利。”
【成語注解】
1、 典故或見于《魏志》。
2、 桓宣武:桓溫(公元312~373),字符子,東晉龍亢(今安徽省壤遠縣西北)人。初拜駙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馬,與前燕慕容垂戰(zhàn)于枋頭,大敗而還。后廢廢帝,立簡文帝,陰謀篡奪,威勢顯赫,未果而卒。謚宣武侯。
3、 袁虎:袁宏(公元328~376),字彥伯,東晉陽夏(今河南省太康)人。有逸才,為桓溫記室,太元初,官東陽太守。有《后漢紀》、《竹林名士傳》等。
4、 會須:恰逢需要。
5、 露布文:古代不封口的文書,可用于上書、告示、征討檄文、軍隊捷報等。
6、 輟筆:停筆。
7、 俄:須臾、片刻。
〔參考數(shù)據(jù)〕
《魏志》(據(jù)《?玉集.卷一二.聰慧》引)
元瑜姓阮,名?,字符瑜,魏時陳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時韓遂據(jù)隴,集眾起謀。曹操時因出行,使瑜馬上作書,欲與韓遂,瑜馬上具草,頓筆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筆欲改之,卒無下筆之處也。另可參考:《典略》(據(jù)《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書》引)
【成語出處】
1、唐.李白〈與韓荊州書〉:“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2、宋.歐陽澈〈送吳教授〉詩:“萬言倚馬亦可待?睥睨謫仙當(dāng)并馳。”
3、《醒世恒言.卷二九.盧太學(xué)詩酒傲王侯》:“(盧?)八歲即能屬文,十歲便□詩律,下筆數(shù)千言,倚馬可待。”
4、《醉醒石.第六回》:“(李微)少年博學(xué),詩詞書翰,無有不工。真是下筆千言,倚馬可待。”
5、《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公子此時,一團興致,覺得這事,倚馬可待;那知一想,?覺長篇累牘,不合體裁。”
【成語用法】
語義說明 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褒義。
使用類別 用在“文思敏捷”的表述上。
【倚馬可待造句
1、要有倚馬可待的文才,不能只靠天分,必須累積大量的知識與見聞。
2、他的學(xué)養(yǎng)本佳,原有倚馬可待之才,今天讓他即席演講,滿座風(fēng)生,果然精采絕倫。
3、古時讀書人多是文武全才,奔馳沙場能英勇殺敵,撰作詩文則倚馬可待,足為我們的典范。
4、他有洞察世情的銳利眼光與倚馬可待的才思,多年來每天都在報上發(fā)表社論,擁有廣大的讀者群。
辨識
近義詞】:一揮而就,七步成詩,下筆千言,援筆立就,筆翰如流,意到筆隨
反義詞】:江郎才盡,搜索枯腸,嘔心瀝血
【參考詞語】:倚馬才
【漢語拼音】:yǐ mǎ cái
【成語解釋】:敏捷的文才。典同“倚馬可待”。參見“倚馬可待”條。
1、唐.戎昱〈上桂州李大夫〉詩:“煙霞萬里闊,宇宙一身孤。倚馬才寧有?登龍意豈無?” 
【參考詞語】:倚馬才高
【漢語拼音】:yǐ mǎ cái gāo
【成語解釋】:言文才高超、倚馬可待。典同“倚馬可待”。參見“倚馬可待”條。
1、唐.盧延讓〈送友人赴闕〉詩:“正當(dāng)天下待雍熙,丹詔征來早為遲。倚馬才高猶愛藝,同牛心在肯容私。” 
【參考詞語】:倚馬立成
【漢語拼音】:yǐ mǎ lì chéng
【成語解釋】:猶“倚馬可待”。見“倚馬可待”條。
1、唐.席豫〈唐故朝請大夫吏部郎中上柱國高都公楊府君碑銘序〉:“劍南節(jié)度使益府長史韋抗奏公為管記,飛書之急,倚馬立成。” 
【參考詞語】:立馬萬言
【漢語拼音】:lì mǎ wàn yán
【成語解釋】:“立馬”猶“倚馬”。“立馬萬言”猶“倚馬可待”。見“倚馬可待”條。
1、宋.王十朋〈上太守李端明書〉:“唐翰林應(yīng)長庚之夢,世號謫仙人。立馬萬言,而文章為天下之法,孰謂其非天人耶?” 
【參考詞語】:倚馬雄才
【漢語拼音】:yǐ mǎ xióng cái
【成語解釋】:杰出而敏捷的文才。典同“倚馬可待”。參見“倚馬可待”條。
1、宋.劉一止〈念奴嬌.故山秋晚〉詞:“倚馬雄才,凌云逸氣,路覺丹霄直。三千牘就,看君歸奏文石。” 
【參考詞語】:揮毫立馬
【漢語拼音】:huī háo lì mǎ
【成語解釋】:“立馬”猶“倚馬”。“倚馬揮毫”即刻成文。典同“倚馬可待”。見“倚馬可待”條。
1、宋.劉辰翁〈瑞鶴仙.正丹翁初度〉詞:“老子文章,揮毫立馬,脫靴嫌污。” 
【參考詞語】:才高倚馬
【漢語拼音】:cái gāo yǐ mǎ
【成語解釋】:言文才高超,倚馬可待。參見“倚馬可待”條。
1、明.顧大典《青衫記.第二出》:“他才高倚馬,志許攀龍。” 
【參考詞語】:才堪倚馬
【漢語拼音】:cái kān yǐ mǎ
【成語解釋】:言文才敏捷,倚馬可待。參見“倚馬可待”條。
1、明.阮大鋮《燕子箋.第四二出》:“茲爾羽林都尉霍都梁,才堪倚馬,夢可兆熊。” 
【參考詞語】:倚馬之才
【漢語拼音】:yǐ mǎ zhī cái
【成語解釋】:敏捷的文才。見“倚馬可待”條。
1、明.李開先〈純庵趙尹征糧受獎帳文〉:“奇資異質(zhì),本自天成。發(fā)跡賢科,倚馬之才空北冀。” 
【參考詞語】:袁宏倚馬
【漢語拼音】:yuán hóng yǐ mǎ
【成語解釋】:指東晉袁宏斜倚著馬,很快就寫出一篇長達七紙文情并茂的告示。見“倚馬可待”條。
1、清.袁于令《西樓記.第二八出》:“阮生據(jù)案成書稿,袁宏倚馬不立草。” 
【參考詞語】:倚馬成文
【漢語拼音】:yǐ mǎ chéng wén
【成語解釋】:猶“倚馬可待”。見“倚馬可待”條。
1、清.毛奇齡〈百字令.秋風(fēng)乍起〉詞:“倚馬成文,磨盾草檄,殺盡中山兔。” 
【參考詞語】:揮毫倚馬
【漢語拼音】:huī háo yǐ mǎ
【成語解釋】:言揮筆作文,倚馬可待。參見“倚馬可待”條。
1、清.張鳴珂〈齊天樂.江山洵美非吾土〉詞:“彈鋏歌魚,揮豪(毫)倚馬,盡把閑愁消遣。”
【倚馬可待的成語故事
東晉時的袁虎頗富文才。晉廢帝太和四年,大將軍桓溫領(lǐng)兵北伐鮮卑,急須草擬一篇告示,他就命令隨行的袁虎倚在戰(zhàn)馬前立即起草。不一會兒,袁虎就寫滿了七張紙,而且寫得文情并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記有此事。后來這故事被濃縮成“倚馬可待”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其實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馬可待”的阮?。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jīng)擔(dān)任曹操的的書記官!段褐尽份d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zhǔn)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fā)之際,他突然覺得應(yīng)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于是將這項任務(wù)交給阮?。阮?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寫好的文稿,拿起筆想要修改,但看來看去卻找不出下筆之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030976.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