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dōng jiā qiū
【近義詞】:不知丘
【反義詞】:孔圣人
【成語出處】
1、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慕賢》:“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
2、唐 李白 《送薛九被讒去魯》詩:“宋人不辨玉,魯賤東家丘。”
3、宋 陳善 《捫虱新話·傳記夫子神怪》:“夫子方無恙之日,伐木於宋,削跡於衛(wèi),窮於商周,?於陳蔡,人以為是東家丘也。”
4、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唐人選唐詩》:“余謂李杜諸人在今日則光芒萬丈矣,在當(dāng)日亦東家丘耳。或遭擯棄,初不足怪。”
【成語解釋】丘:孔丘。據(jù)《孔子家語》載,孔丘的西鄰不知孔丘的才學(xué)出眾,輕蔑地稱之為“東家丘”。指對人缺乏認(rèn)識,缺乏了解。后常用為才高而不被世人所識者的典故。喻指圣賢未被世人認(rèn)識。
【東家丘造句】作為有才之人,東家丘不為人識,還是得找伯樂。
【東家丘的成語故事】
《送薛九被讒去魯》詩說到:
宋國人素來不會辨認(rèn)寶玉,魯國人連本地人孔夫子都不尊重。
我笑你呢,薛夫子,你為什么還到這兩個地方游說呢?
眾口一致可以黃金消融,珍貴的白璧可向誰人推薦?
現(xiàn)在梧桐下長滿蒺藜,綠竹叢不結(jié)佳果。
叫鳳凰宿誰家,吃什么?只好與群雞混在一起了。
古有田子方可憐體衰的老馬,天下貧窮之士便投奔其門下。
平原君家的蛾眉小妾辱笑跛腳人,平原君不予懲罰,他手下的賓客后來全部離他而去。
后來平原君斬掉美人的首級,三千賓客又迅速回歸平原君門下。
平原君門客毛遂公在楚王面前挺劍陳述厲害,終于使楚國與趙國都生存了下來。
孟嘗君廣收三教九流,他之所以能像狡兔三窟,全仗仰門客馮諼的計謀。
信陵君聽從門客侯生之言,終于奪得兵符,救了趙國。
春申君不聽門客朱英之計,終于被李園割去了腦袋,多么愚蠢。
賢良的春秋四君子,正在黃泉里撫掌而笑呢。
他們笑什么呢?笑誰呢?笑今人不尊重知識分子。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你靜靜地去吧,不必憤憤不平。
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古人的好風(fēng)尚了,沙丘已經(jīng)沒有漂母了,誰肯為韓信一樣的王孫供頓飯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034328.html
相關(guān)閱讀:
坐觀成敗的意思_坐觀成敗的故事
飽漢不知餓漢饑意思出處及典故故事-
常來常往_常來常往的意思_常來常往的故事_常來常往造句_常來常往
草菅人命的意思_草菅人命的故事
作福作威_作福作威的意思_作福作威的故事_作福作威造句_作福作威
飽漢不知餓漢饑意思出處及典故故事-
常來常往_常來常往的意思_常來常往的故事_常來常往造句_常來常往
草菅人命的意思_草菅人命的故事
作福作威_作福作威的意思_作福作威的故事_作福作威造句_作福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