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biànshūmài
【解釋】: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chǎn)知識。
【出自】:《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
【示例】:郭沫若《銀杏》:“世間也盡有~的人。”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脫離實際,缺乏常識
【褒貶】:貶義詞
【英語】:beunabletotellbeansfromwheat--havenoknowledgeofpracticalmatters;cannottellwheatfrombeans--ignorantofcommonthings;lackcommonsense;beignorantofthefact
不辨菽麥的近義詞愚昧無知 目不識丁 五谷不分 不學無術 胸無點墨 才疏學淺
不辨菽麥的反義詞博覽群書 學富五車 博學多才 博大精深 博古通今 真才實學
不辨菽麥造句你整天讀書,連這么簡單的一筆帳都算不清,簡直是不辨菽麥的書呆子!
他雖然看上去文質彬彬,可到了這里簡直就是不辨菽麥,連最基本的常識都不懂。
我們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的人文憑很高,可上了工作崗位,可以說是不辨菽麥的書呆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iyu/104198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