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黃疸 拼音:huáng dǎn 注音:ㄏㄨㄤ? ㄉㄢˇ
詞性名詞
基本解釋
◎ 黃疸 huángdǎn
[jaundice,icterus] 病人的皮膚、組織和某些體液的黃色色素沉著,由膽汁色素沉著引起。系由于膽汁之正常分泌和排泄發(fā)生障礙(如在某些肝病時)或紅細胞破壞過多(如內出血后或各種溶血狀態(tài)時)而出現(xiàn)的癥狀。又稱黃癉。身黃、目黃、小便黃是其三大主癥。
引證解釋
1. 亦作“ 黃? ”。中醫(yī)學病癥名。病人的皮膚、黏膜和眼球的鞏膜都呈現(xiàn)黃色的癥狀。通稱黃病!端貑·平人氣象論》:“目黃者曰黃疸。”《東觀漢記·光武紀》:“帝風眩黃?病發(fā)甚。” 王西彥 《古城的憂郁·蹂躪》:“一張本來就像害著黃疸病一般的臉孔,也老是陰沉沉的,像落雨日的天。”
2. 植物的一種病害。參見“ 黃?病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iyu/104677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