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百日
拼音:bǎi rì 注音:ㄅㄞˇ ㄖ?
基本解釋
◎ 百日 bǎirì
[a hundred-day celebration] 又叫百歲,為初生嬰兒一百天舉行的慶祝儀式
引證解釋
1. 多日。指較長的時間。《禮記·雜記下》:“子曰:‘百日之蠟,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李兌 管 趙 ,囚 主父 於 沙丘 ,百日而餓死。” 唐 韓愈 《雙鳥》詩:“兩鳥忽相逢,百日鳴不休。”
2. 特指人死后的第一百天。舊俗人死百日,喪家多延僧誦經拜懺!侗笔·外戚傳·胡國珍》:“又?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齋令七人出家;百日設萬人齋,二七人出家。”《金瓶梅詞話》第十六回:“卻在三月上旬,乃 花子虛 百日。” 許地山 《愛流汐漲》:“唉,你記不得后天是媽媽底百日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05006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