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行火炮造句:用該方法全面評價測瞄裝置質量,具有操作簡單、速度快、精度高、測量周期短的特點,適用于較小空間的自行火炮對測瞄裝置進行MTF測量。
解釋:裝在履帶式、半履帶式或輪胎式車輛上能自行運動的火炮。
2、重炮造句:不過,如同聯(lián)合國官員等其他人士所指出,許多人、甚至大部份的人民,看來都很像是在zf軍的重炮轟擊和迫擊炮之下喪生。
解釋:重型大炮,如榴彈炮、加農炮、高射炮等。
3、放炮造句:對采掘工作面放炮后,CO傳感器上顯示體積分數(shù)值與實際值相比較顯示值偏大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綜合性的防范措施。
解釋:(1)使炮彈發(fā)射出去。(2)點燃引火線,使爆竹爆炸。(3)用火藥爆破巖石、礦石等。(4)密閉的物體爆裂:車胎~了。(5)比喻發(fā)出猛烈抨擊的言論。
4、加農炮造句:在3月23日的《美國人體人類學期刊》中,一些科學家在線報道稱,歐洲人用槍、鋼矛或鋼錘??可能還有輕型加農炮??殺死了一些印加人。
解釋:一種炮身長、彈道低、初速大的火炮,多用于直接瞄準射擊,以及射擊遠距離的目標。[加農,英cannon]
5、炮手造句:隨著在夜間戰(zhàn)斗機上應用截擊雷達的成功,決定開發(fā)一種系統(tǒng)為尾部炮手提供一種手段來捕捉敵機,在雷達輔助下實施攻擊。
解釋:操作火炮的戰(zhàn)士。
6、炮灰造句:數(shù)萬的紅軍士兵已經在這場沒有任何意義的戰(zhàn)事中丟了性命,有的凍餓而死,剩下的被你們的政委逼入芬蘭人的火力圈成了炮灰。
解釋:比喻被反動統(tǒng)治階級強迫參加非正義戰(zhàn)爭去送命的士兵。
7、炮臺造句:在市長辦公室曾下令疏散、位于哈德遜河河口旁邊的炮臺公園(BatteryParkCity)地區(qū),到周日午飯時間,已經有居民在騎自行車、跑步。
解釋:舊時在江?诎逗推渌蠘嬛墓┌l(fā)射火炮的永久性工事。
8、炮眼造句:對泡沫凝膠體系性能的系統(tǒng)評價結果表明,該體系具有很好的泡沫穩(wěn)定性,經過炮眼剪切后仍然具有較好的起泡能力及泡沫穩(wěn)定性;
解釋:(1)掩蔽工事的火炮射擊口。(2)爆破前在巖石上鑿的孔,用來裝炸藥。
9、榴彈炮造句:雙遙控武器站裝備有兩個武器,主武器是一個40mm口徑的榴彈炮或12.7mm口徑的重型機槍,副武器則是一個7.62mm口徑的機槍。
解釋:一種炮身較短、初速小、彈道彎曲的火炮,可用以射擊各種地形上不同性質的目標。
10、禮炮造句:在馬拉卡納球場的1950年世界杯揭幕戰(zhàn)中,巴西以4-0的比分戰(zhàn)勝了墨西哥隊,比賽前鳴放了21聲禮炮和放飛了5000只和平鴿。
解釋:表示敬禮或舉行慶祝典禮時放的炮。
11、炮塔造句:洛克希德公司將與BAE系統(tǒng)公司進行白熱化的競爭,決定由誰來負責升級449輛戰(zhàn)車,一個新的炮塔,槍,電子體系結構和其他改善措施。
解釋:火炮上的裝甲防護體。坦克、自行火炮、軍艦上的主炮等,一般都采用炮塔裝置,有旋轉式和固定式兩種。
12、高射炮造句:2011年8月21日,在瑪雅村(音譯),一名反對派人員站在一輛ZSU23防空車(亦稱ZSU高射炮)上,這輛防空車是在一個軍事基地的軍火供給倉庫俘獲的,該基地為哈米斯旅的駐地。
解釋:地面上或艦艇上防空用的火炮,用于射擊飛機、空降兵和其他空中目標。
13、炮艇造句:在過去的一周中,大約500名英國和丹麥士兵在美國炮艇和加拿大直升機的支援下,在阿富汗南部參與了一場最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
解釋:以火炮為主要裝備的小軍艦,主要任務是在沿海或內河巡邏,轟擊敵沿岸目標,掩護部隊登陸,放水雷和用深水炸彈攻擊敵人潛艇等。也叫護衛(wèi)艇。
14、炮兵造句:在zf軍士兵之間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戰(zhàn)斗發(fā)生之后,有很多zf兵陣亡和負傷,當時,zf軍前線士兵遭到了自己炮兵部隊的轟炸。
解釋:以火炮為基本裝備,用火力進行戰(zhàn)斗的兵種。也種這種兵種的士兵。
15、大炮造句:當?shù)鼐用裾f,他們變得容易對大的聲響感到害怕,比如重建工地上的鐵錘敲擊聲,特別是當島上的小軍事哨所每隔幾個月試驗大炮的時候。
解釋:(1)通常指口徑大的炮。(2)<口>比喻好說大話或好發(fā)表激烈意見的人。
16、火炮造句:叛軍稱,今天他們的據(jù)點進一步遭遇的火箭彈和火炮的襲擊,這意味著他們不得不做出回應,因此班尼瓦利德的全面戰(zhàn)爭爆發(fā)了。
解釋:見‘炮’①。
17、炮艦造句:北韓發(fā)言人李東一在27國東盟地區(qū)安全論壇上憤怒的回應說,這次軍演威脅到北韓的國家主權,讓人想起19世紀帝國主義的炮艦外交政策。
解釋:以火炮為主要裝備的輕型軍艦,主要用來保護沿海地區(qū)和近海交通線,轟擊敵人海岸目標,掩護部隊登陸等。
18、火箭炮造句:港口經理穆罕默德?艾哈邁德?拉希德說,三次攻擊發(fā)射的六枚火箭炮共擊中了五艘海岸警衛(wèi)隊的船只及一艘在港口維修中的軍艦。
解釋:利用火箭發(fā)生的反沖力,把炮彈發(fā)射出去的一種火炮。有多管式、滑軌式等。
19、炮火造句:凌晨4點左右,我聽到了下面山谷傳來號角聲,敵人很快就要攻擊我們了,但我無法呼喚炮火,因為我們不知道敵軍和友軍的具體位置。
解釋:指戰(zhàn)場上發(fā)射的炮彈與炮彈爆炸后發(fā)出的火焰。
20、鞭炮造句:這輛黑色的尼桑車是在周六被停放在紐約時代廣場的,當時車上裝有用化肥,鞭炮,汽油和丙烷氣罐制作的炸彈。
解釋:(1)大小爆竹的統(tǒng)稱。(2)專指成串的小爆竹。
21、開炮造句:這兒那兒,在順風時,可以斷斷續(xù)續(xù)模糊地聽見叫喊聲、嘈雜聲和一種喧鬧的嗒嗒聲,這就是機槍在響,還有低沉的擊拍聲,這就是在開炮。
解釋:發(fā)射炮彈,也比喻提出嚴厲的批評。
22、迫擊炮造句:在以色列派出代表團之前,以色列安全內閣做出讓步,不再威脅要發(fā)動重大軍事攻勢來回應加沙地帶每天發(fā)生的巴勒斯坦火箭和迫擊炮的攻擊。
解釋:一種從炮口裝彈,以曲射為主的火炮,能射擊遮蔽物后方的目標。炮身短,射程較近,但輕便靈活,便于使用。
23、炮彈造句: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亞洲的一種美味海鮮“炮彈水母”,就能以每秒15厘米的速度在水中穿梭,看起來像把水流剪開一樣。
解釋:用炮來發(fā)射的彈藥,通常由彈頭、藥筒、引信、發(fā)射藥、底火等部分構成,彈頭能爆炸。按用途分為穿甲彈、爆破彈、燃燒彈、煙幕彈等。有時專指彈頭。
24、炮位造句:假炮的動作被傳遞到炮位上,各炮位跟隨假炮動作的讀數(shù)轉動仰角及方向,在后來的裝備上更交給自動控制設備去完成。
解釋:戰(zhàn)斗或軍事演習時火炮所在的位置。
25、炮制造句: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這場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荒謬之極,卻把幾乎整個歐洲還有美國都拖下了水,而后沒過幾十年它又來了一次“自我炮制”,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解釋:(1)用中草藥原料制成藥物的過程。方法是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目的是消除或減低藥物的毒性,加強療效,便于制劑和貯藏,使藥物純凈。(2)泛指編造;制訂(貶義)。
26、炮擊造句:巴爾斯路德乘坐的小船遭到德軍的炮擊,于是他跳進了冰封的水中,在德軍的槍林彈雨中朝著挪威海岸線外的一個小島游去。
解釋:用炮火轟擊:停止~。
27、炮樓造句:從四月份開始,導游團經常將好奇的游客帶往這個巨大的二戰(zhàn)建筑物,參觀炮樓的內部結構和戰(zhàn)后兩次想要炸毀它卻沒有成功的嘗試給炮樓帶來的影響。
解釋:高的碉堡,四周有槍眼,可以了望、射擊。
28、花炮造句:除夕的晚上,我匆匆地吃完年夜飯,就拿著十幾只花炮、一大把“狗尾巴”和一包鞭炮來到大門口,但天空早已是五彩繽紛。
解釋:煙火和炮仗。
29、炮艦外交造句:北韓發(fā)言人李東一在27國東盟地區(qū)安全論壇上憤怒的回應說,這次軍演威脅到北韓的國家主權,讓人想起19世紀帝國主義的炮艦外交政策。
解釋:指帝國主義、社會帝國主義為達到侵略、擴張的目的而推行的以武力作后盾的外交政策。也叫炮艦政策。
30、啞炮造句:這兩種遺傳方式似乎都是說得通的:第一種能夠解釋啞炮的存在,而第二種則解釋了大量存在的麻瓜出身巫師。
解釋:見〖瞎炮〗。
31、排炮造句:為保證安全,死星上配有10,000門渦輪激光排炮與2,600門離子炮以及700多個牽引光束發(fā)射器。
解釋:(1)許多門炮同時向同一方向、目標進行射擊的炮火。(2)劈山造田、開礦掘巷道等工程中,連接許多炮眼同時進行的爆破。(3)排除瞎炮:施工時,民工爭著點炮、~,承擔最艱巨的任務。
32、打炮造句:所有那些傻瓜,靠他們的傻瓜工作積蓄著他們的傻瓜存款就為了能夠跟一個陌生人打炮?
解釋:(1)放炮①。(2)舊時名角兒新到某個地點登臺的頭幾天演出拿手好戲:~戲|~三天。
33、炮仗造句:為了鳥口奪苗,可苦了莊稼人,天剛蒙蒙亮,就放炮仗,敲破臉盆,舉著木頭棍子在追趕麻雀,烏鴉和喜鵲。
解釋:爆竹。
34、如法炮制造句:以前,對我來說,學生們總是一些形體,或者一個統(tǒng)計數(shù)字,在每個學期,每個日子里,他們來來往往,直到下個學期被新人替代,而新人也是如法炮制,再來一遍。
典故:炮制:用烘、炒等針藥材制成中藥。本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F(xiàn)比喻照著現(xiàn)成的樣子做。
35、馬后炮造句:穆德:替你自己找個基因構造零缺點、又能對被放馬后炮有超高容忍度的男人,然后開始制造小超人史卡利。
典故:象棋術語。比喻不及時的舉動。
36、糖衣炮彈造句:還有一個荷蘭人托蒂榮格恩認為是糖衣炮彈的的方法,即將廣告變得就像節(jié)目一樣?有些時候人們更愿意去看節(jié)目中出現(xiàn)的明星。
典故:糖衣:包在藥物外面的一層甜味的薄膜。用糖衣裹著的炮彈。比喻經過巧妙偽裝使人樂于接受的進攻性手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06533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