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hú péng gǒu yǒu
【近義詞】:豬朋狗友、雞鳴狗盜
【反義詞】:良朋益友
【成語出處】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他那里暗暗的藏,我須索緊緊的防,都是些狐朋狗黨。”
【成語解釋】泛指一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yè)的朋友。
【狐朋狗友造句】 他終日與一批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吃吃喝喝,不務正業(yè)。
【狐朋狗友的成語故事】
小說里,對東吳索討荊州一事,劉備、諸葛亮、關公,心里都是缺些底氣的,畢竟地方是向人家借的,畢竟自己又不打算歸還。于是諸葛孔明斗智,關云長斗勇,外人看著都有些賴皮的意思。當然,政治集團之間的利益相爭,與日常人家過活的“借”“還”之理,貌似不太一樣。小說的一個情節(jié)十分有趣,魯肅設宴,關公單刀赴會,席上魯肅索要荊州,關公只能支吾“此國家之事,筵間不必論之”,“階下的周倉插了一句:“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豈獨是汝東吳當有耶!”這話顯然強詞奪理,關公借著呵斥周倉“此國家之事,汝何敢多言!可速去”,順帶也威脅了魯肅一把,繼而佯推醉曰:“公今請吾赴宴,莫提起荊州之事。吾今已醉,恐傷故舊之情。他日令人請公到荊州赴會,另作商議。”雖然有人贊賞關云長此番表現(xiàn)類似藺相如于澠池,但于“理”上,似乎弱了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073329.html
相關閱讀:
博覽五車意思解釋及故事出處-
卑躬屈膝意思出處及典故故事-
若有若無_若有若無的意思_若有若無的故事_若有若無造句_若有若無
必以情_必以情的意思_必以情的故事_必以情造句_必以情的近反義詞
金石為開的成語故事
卑躬屈膝意思出處及典故故事-
若有若無_若有若無的意思_若有若無的故事_若有若無造句_若有若無
必以情_必以情的意思_必以情的故事_必以情造句_必以情的近反義詞
金石為開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