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處堂
出處:孔鮒的《孔叢子·論勢》。
意思:比喻生活過得安樂,因而失去警惕,忘了可能發(fā)生的禍害。也用來諷刺依仗別人權(quán)勢而茍安貪樂的人。
春秋時,有一年,秦兵大舉進攻趙國,形勢危急。魏國是趙國近鄰,但魏國的大夫們卻并不戒備,反而認為形勢對他們有利。國相子順質(zhì)問理由,他們說:“如果秦國打敗了趙國,我們就同秦國表示和好;如果秦兵被趙國打敗了,我們就乘它危急之時出兵襲擊,可以輕而易舉取得大勝。”
子順聽罷,搖著頭笑道:“秦國從秦孝公上臺以來,從沒有打過敗仗,他們的將軍都是富有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優(yōu)秀人才;此次秦兵肯定勝趙,你們必定無機可乘!”
大夫們又說:“就算趙國必定要被打敗吧,那對我們魏國又有什么損失?鄰國倒霉,強不起來,不是正好對我國有利嗎?” 內(nèi)容來自
子順反駁說:“強秦是侵略成性的貪暴之國,它滅亡了趙國,決不會就此滿足,必定要繼續(xù)東進,那時魏國就要遭殃了。”
為了教育開導這些糊涂的大夫們,子順講了一個故事:“燕雀處屋堂,子母相哺,聚居一起,創(chuàng)業(yè),快樂逍遙,它們認為住在人家屋檐上最太平、最可靠了。不料,有一天,人家灶上的煙囪壞了,火焰突往上直冒,一會兒便燒著了屋梁,一場災難已無法避免,而燕雀們卻臉不變色,依然無憂無慮,一點兒也想不到大禍快要臨頭了。”
子順講完,嚴肅地對那些大夫們說:“你們沒想到吧?趙國如被攻破,大禍即將降臨到自己頭上,難道諸位簡直像無知的燕雀一樣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0789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