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鄰為壑
出處:《孟子·告子下》,傷感日志。
意思:比喻只圖自身或本地區(qū)安全便利而不顧別人,把災害轉嫁給別人。壑:深溝、深谷,是山谷洼地等受水的地方。
戰(zhàn)國時,魏國有個宰相白圭,曾為魏國興修水利、發(fā)展生產,有一定的功績。不過他的治水方法,主要是勤謹修堤,阻攔洪水,不讓洪水沖入國境。至于鄰國是否將因此泛濫成災,他就不顧了。
白圭對孟子說:“我的治水工作,比大禹還強!”孟子批評他說:“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為壑,水逆行,謂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惡也,吾子過矣!”意思是說:你錯了。禹的治水,是采取疏導的方法,讓水順流而下,以四海為壑。而你只知筑堤阻攔,因此洪水橫流,灌到鄰國去了,這是‘以鄰為壑’,有德之人是不會干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0884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