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nǎo xiū biàn nù
【近義詞】:惱羞成怒
【反義詞】:和藹可親、和顏悅色
【成語出處】《平山冷燕》第六回:“陶柳看完,忍不住哈哈大笑。羞得個宋信通身汗下,徹耳通紅,不覺惱羞變怒。”
【成語解釋】由于羞愧到了極點,下不了臺而發(fā)怒。同“惱羞成怒”。
【惱羞變怒造句】他如此的說法,不禁惱羞變怒,喝令左右:‘替我趕他出去!’
【惱羞變怒的成語故事】
話說眾媒人因老者勸了宋信去,見他苦問宋信是甚么人,只得對他說道:“這人姓宋,是山東有名的才子,與竇知府是好朋友,說他做的詩與唐朝李太白、杜子美差不多。在京時,皇帝也曾見過,大有聲名,所以滿城鄉(xiāng)宦,舉監(jiān)春元都與他往來。因要相一頭親事,相來相去,再不中意,所以今日罵我。”那老者道:“揚州城里美色女子甚多、怎么都不中意?”媒婆道:“他只相人物還好打發(fā),又要想他胸中才學。你想,人家一個小小閨女,能讀得幾本書,哪有十分真才實學對得他來?”那老者笑道:“原來為此。”大家說完,媒人也就去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095374.html
相關閱讀:
大錯特錯_大錯特錯的意思_大錯特錯的故事_大錯特錯造句_大錯特錯
回天之力的意思_回天之力的故事
避君三舍典故故事及意思出處
誨人不倦的意思_誨人不倦的故事
馬后炮_馬后炮的意思_馬后炮的故事_馬后炮造句_馬后炮的近反義詞
回天之力的意思_回天之力的故事
避君三舍典故故事及意思出處
誨人不倦的意思_誨人不倦的故事
馬后炮_馬后炮的意思_馬后炮的故事_馬后炮造句_馬后炮的近反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