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近義詞】:放諸四海而皆準
【反義詞】:一派胡言
【成語出處】《禮記·祭義》:“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
【成語解釋】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處都適用。
【放之四海而皆準造句】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用不著在這里爭了吧。
【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成語故事】
《禮記·祭義》: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橫乎四海,施諸后世而無朝夕,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譯為:曾子說:“孝作為一種美德,豎起來可以頂天立地,平著放可以覆蓋四海,傳到后代也被人們永遠奉行,也不受地域的限制,推廣到東海是準則,推廣到西海是準則,推廣到南海是準則,推廣到北海也是準則。《詩經(jīng)》上說:‘從西到東,從南到北,沒有人不遵從。’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097038.html
相關閱讀:
仰人鼻息的意思_仰人鼻息的故事
奮不顧身的意思_奮不顧身的故事
作文素材之成語故事:超群絕倫_450字
忽忽不樂_忽忽不樂的意思_忽忽不樂的故事_忽忽不樂造句_忽忽不樂
天壤王郎的意思_天壤王郎的故事
奮不顧身的意思_奮不顧身的故事
作文素材之成語故事:超群絕倫_450字
忽忽不樂_忽忽不樂的意思_忽忽不樂的故事_忽忽不樂造句_忽忽不樂
天壤王郎的意思_天壤王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