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得寸得尺_得寸得尺的意思_得寸得尺的故事_得寸得尺造句_得寸得尺

編輯: 詞語庫 關鍵詞: 成語故事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成語名字】得寸得尺
【漢語拼音】dé cùn dé chǐ
近義詞】:得隴望蜀、貪得無厭
反義詞】:寸進尺退、知足不辱、知足常樂
【成語出處】《戰(zhàn)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成語解釋】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得寸得尺造句】我就知道你這一讓步,對方一定會得寸得尺地提出更多的要求。
【得寸得尺的成語故事】
戰(zhàn)國末期,秦、韓、趙、魏、齊、楚、燕七雄爭霸,其中秦國經(jīng)商鞅變法之后,勢力發(fā)展最快。秦昭王開始圖謀吞并其它六國,以統(tǒng)一天下。昭王三十六年,準備以穰侯領軍,越過韓、魏兩國而伐齊。但當時秦國的策士范雎以為此法不可行,便阻止秦國的進攻,并向昭王獻上“遠交近攻”的策略。他說:“現(xiàn)在齊國勢力算是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軍隊必須要經(jīng)過韓、魏兩國,這就已經(jīng)不符兵法了,而且如果出兵過少,難以取勝;出兵過多,又有傷國力。即使打勝了,齊國的土地必須越過韓、魏兩國才能到達,距離如此遙遠,根本也很難守住,所以不如采『遠交近攻』的策略,慢慢向外拓展,如此所得的一寸一尺土地,都將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貫榇笸跄鶕碛校湍苤饾u統(tǒng)一天下了。若舍此法而偏偏要去攻打相隔遙遠的國家,那不是很荒謬的一件事嗎?”秦昭王聽了以后,便采用范雎的策略,積極向東侵略,果然在許多戰(zhàn)役中取得勝利,迫使另一強國楚國數(shù)度遷都,為秦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立下基礎。在范雎勸諫秦王的話中有“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本是指攻打所得土地,每一寸、每一尺都掌握在秦王手中,后來“得寸進尺”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但語義有所差異,指的是為得到一些利益,即想進而獲得更多利益,用來比喻貪得無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09781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