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龍?bào)椿⒕?rdquo;之“蟠”,【成語典故】作“盤”。蟠,盤伏、盤曲。“龍?bào)椿⒕?rdquo;形容像神龍盤曲、猛虎蹲坐著。語本《西京雜記.卷六》。后用“龍?bào)椿⒕?rdquo;形容地勢(shì)雄偉險(xiǎn)要。
【成語典故】
《西京雜記.卷六》
魯恭王得文木一枚,伐以為器,意甚玩之。中山王為賦曰:“麗木離披,生彼高崖,……巧匠不識(shí),王子見知,乃命班爾,載斧伐斯。隱若天崩,豁如地裂,華葉分披,條枝摧折。既剝既刊,見其文章,或如龍盤虎踞,復(fù)似鸞集鳳翔。青?紫綬,環(huán)璧?璋;重山累嶂,連波迭浪。奔電屯云,薄霧濃?,?宗驥旅,雞族雉群,?繡鴦錦,蓮藻芰文。色比金而有裕,質(zhì)參玉而無分。
【成語注解】
1、典故或見于晉.張勃《吳錄》(據(jù)《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州郡部二.?dāng)⒕┒枷隆芬?br />2、 離披:零落分散的樣子。
3、隱:通“殷”,狀聲詞。指打雷的聲音。
4、豁:狀聲詞。指發(fā)出像地裂一般的聲音。
5、刊:削去、砍除。
6、文章:斑斕美麗的花紋。
7、鸞:傳說中的一種神鳥,似鳳凰。
晉.張勃《吳錄》(據(jù)《太平御覽.卷一五六.州郡部二.?dāng)⒕┒枷隆芬?br />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成語出處】
1、唐.李白〈永王東巡歌〉二首之四:“龍?bào)椿⒕岬弁踔荩圩咏鹆暝L古丘。春風(fēng)試暖昭陽殿,明月還過?鵲樓。”
2、《元史.卷一一九.木華黎列傳》:“幽燕之地,龍?bào)椿⒕,形?shì)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
3、《明史.卷一二九.馮勝列傳》:“金陵龍?bào)椿⒕幔弁踔,先拔之以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義,收人心,勿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
4、《英烈傳.第一三回》:“我看金陵乃龍?bào)椿⒕幔媸ネ踔,愿先取金陵,以固根本?rdquo;
【成語用法】
語義說明 形容地勢(shì)雄偉險(xiǎn)要。
使用類別 用在“地勢(shì)險(xiǎn)要”的表述上。
【龍?bào)椿⒕?a href='http://www.yy-art.cn/ciyu/zaoju/' target='_blank'>造句】
1、此處地形龍?bào)椿⒕,是塊風(fēng)水寶地。
2、許多朝代所以定都南京,以其龍?bào)椿⒕,形?shì)險(xiǎn)要。
3、此地龍?bào)椿⒕,渾然天成,但過度開發(fā)后,已面目全非。
【近義詞】 山河襟帶,表里山河,被山帶河
【參考詞語】:龍盤虎踞
【漢語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成語解釋】:即“龍?bào)椿⒕?rdquo;。見“龍?bào)椿⒕?rdquo;條。
1、《西京雜記.卷六》:“既剝既刊,見其文章,或如龍盤虎踞,復(fù)似鸞集鳳翔。”
2、《警世通言.卷四○.旌陽宮鐵樹鎮(zhèn)妖》:“有地名曰西山,龍盤虎踞,水繞山環(huán),當(dāng)出異人。”
【參考詞語】:虎踞龍盤
【漢語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成語解釋】:即“龍?bào)椿⒕?rdquo;。見“龍?bào)椿⒕?rdquo;條。
1、南朝陳.徐陵〈太極殿銘〉:“夫紫蓋黃旗,揚(yáng)都之王氣長久;虎踞龍?bào),金陵之地體貞固。”
2、明.許三階《節(jié)俠記.第二出》:“這牝雞鼓翼司晨,那雄狐肆志滔天。魚書復(fù)起潢池亂,狼煙直照甘泉遍,怎得虎踞龍盤保百年?”
【參考詞語】:虎踞龍蹲
【漢語拼音】:hǔ jù lóng dūn
【成語解釋】:蹲,猶“踞”。“虎踞龍蹲”猶“龍?bào)椿⒕?rdquo;。見“龍?bào)椿⒕?rdquo;條。
1、唐.李商隱〈亂石〉詩:“虎踞龍蹲縱復(fù)橫,星光漸減雨痕生。不須并礙東西路,哭殺廚頭阮步兵。”
【參考詞語】:蟠龍踞虎
【漢語拼音】:pán lóng jù hǔ
【成語解釋】:猶“龍?bào)椿⒕?rdquo;。見“龍?bào)椿⒕?rdquo;條。
1、宋.曾寓軒〈沁園春.運(yùn)在東南〉詞:“運(yùn)在東南,千古金陵,帝王舊州?吹匦劢,蟠龍踞虎,事專閫外,緩帶輕裘。”
2、宋.秦觀〈游湯泉記〉:“是日風(fēng)?,望建業(yè)江山蟠龍踞虎之狀,皆依約而得之。”
【參考詞語】:虎踞龍?bào)?br />【漢語拼音】:hǔ jù lóng pán
【成語解釋】:即“龍?bào)椿⒕?rdquo;。見“龍?bào)椿⒕?rdquo;條。
1、宋.辛棄疾〈念奴嬌.我來吊古〉詞:“虎踞龍?bào)春翁幨牵挥信d亡滿目。”
2、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真乃為霸業(yè)之鄉(xiāng),誠為虎踞龍?bào)粗畡?shì)也。”
【參考詞語】:踞虎盤龍
【漢語拼音】:jù hǔ pán lóng
【成語解釋】:猶“龍?bào)椿⒕?rdquo;。見“龍?bào)椿⒕?rdquo;條。
1、元.湯式〈哨遍.圣偏飛龍當(dāng)日套.五煞〉:“三尺臺(tái)包藏著屯鶯聚燕閑人窟,十字街控帶著踞虎盤龍舊帝基。”
【龍?bào)椿⒕岬?a href='http://www.yy-art.cn/ciyu/chengyugushi/' target='_blank'>成語故事】
“龍?bào)椿⒕?rdquo;【成語典故】作“龍盤虎踞”。“龍?bào)椿⒕?rdquo;形容像神龍盤曲、猛虎蹲坐著。漢朝時(shí)的魯恭王得到一塊文木,中山王劉勝替這塊文木寫了一篇〈文木賦〉,用“龍?bào)椿⒕?rdquo;來形容文木的美姿,就像神龍盤曲、猛虎蹲坐。又根據(jù)晉朝張勃《吳錄》的記載,東漢末年劉備曾經(jīng)派遣諸葛亮到金陵(今南京)。諸葛亮到了南京后,看到那里的地勢(shì),東邊有座像巨龍盤曲的鐘山,西邊是像猛虎蹲坐的石頭城,地勢(shì)雄偉險(xiǎn)要。他稱贊南京是:“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所以后世常用“龍?bào)椿⒕?rdquo;這句成語來形容地勢(shì)雄偉險(xiǎn)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099307.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