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áo áo dài bǔ
【近義詞】:饑寒交迫
【反義詞】:豐衣足食
【成語出處】漢·荀悅《前漢紀·成帝紀三》:“作治數(shù)年,天下遍被其勞,國家疲弊,府庫空虛,下至眾庶,嗷嗷苦之。”
【成語解釋】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哺:喂食。饑餓時急于求食的樣子。形容受饑餓的悲慘情景。
【嗷嗷待哺造句】非洲的災民嗷嗷待哺,急需糧食渡過荒年。
【嗷嗷待哺的成語故事】
《前漢紀》本名《漢紀》,為東漢末年荀悅所作。后世人為了與袁宏所作的《后漢記》相區(qū)別,故稱之為《前漢紀》!肚皾h紀》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斷代史書。東漢末年,漢獻帝喜好讀歷史書,可每讀班固《漢書》,即為其文繁難省所煩。就命荀悅按《左傳》體例,將《漢書》加以縮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133989.html
相關閱讀:
不瞽不聾_不瞽不聾的意思_不瞽不聾的故事_不瞽不聾造句_不瞽不聾
東西南北人_東西南北人的意思_東西南北人的故事_東西南北人造句_
一事無成的意思_一事無成的故事
殺人不眨眼的意思_殺人不眨眼的故事
忍辱負重的意思_忍辱負重的故事
東西南北人_東西南北人的意思_東西南北人的故事_東西南北人造句_
一事無成的意思_一事無成的故事
殺人不眨眼的意思_殺人不眨眼的故事
忍辱負重的意思_忍辱負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