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義
泡pào(ㄆㄠ?)
1、氣體在液體內使液體鼓起來的球狀體:泡沫。泡影(a.佛教用“泡”和“影”喻事物的生滅無常;b.現(xiàn)喻落空的事情和希望)。水泡。
2、像泡的東西:電燈泡兒。
3、用液體浸物品:泡茶。泡菜。泡飯。泡湯(喻事情或愿望落空)。
4、故意消磨時間:泡病號。
其他字義泡pāo(ㄆㄠ)
1、鼓起而松軟的東西:眼泡。豆腐泡兒。
2、虛而松軟,不堅硬:泡桐。這塊木料發(fā)泡。
3、方言,小湖(多用于地名):泡子。月亮泡(在中國吉林。。
4、同“脬”,量詞。
。漢英互譯dunk、froth、pickle、steep、vesicle
造字法形聲:從氵、包聲
Englishbubbles, suds; blister; soak
詳細解釋基本詞義◎ 泡 pāo
〈名〉
(1) 古水名。又名豐水 [Pao River]
泡,泡水,出 山陽平樂,東北入 泗。??《說文》
(2) 鼓起而松軟的東西 [sth.puffy and soft]。如:豆腐泡兒;眼泡兒
詞性變化◎ 泡 pāo
〈形〉
(1) 盛大 [grand]
泡,盛也。??《方言》二
(2) 又如:泡溲(水盛大的樣子)
(3) 〈方〉∶虛而松軟 [spongy]。如:這塊木料發(fā)泡;泡棗
◎ 泡 pāo
〈量〉
(1) 用于屎尿或涕淚 [one time;once]。如:撒一泡尿;拉泡屎
(2) 相當于“番”、“回” [time]
順便去會制臺,著實恭維一泡。??《文明小史》
(3) 另見 pào
常用詞組泡貨、泡桐、泡子
基本詞義◎ 泡 pào
〈名〉
(1) (形聲。從水,包聲。本義:浮漚,水泡)
(2) 同本義 [bubble]。如:水泡;肥皂泡
(3) 像水泡一樣的東西 [sth.shaped like a bubble]。如:手上起了泡;泡燈(同“炮燈”。一種圓形的燈);泡頭釘(釘?shù)囊环N。釘帽鼓起呈泡狀);泡幻(如水泡般空幻);血泡
詞性變化◎ 泡 pào
〈動〉
(1) 用沸水、熱水燙浸,或將東西浸在水中 [steep;soak;immerse]。如:泡種谷;泡咖啡;泡茶(把干果、蜜餞等泡在茶里,叫泡茶);泡在牛奶里的面包
(2) 較長時間地呆在某處消磨[時間] [dillydally;dawdle;while away;dally over]。如:大家陪著“泡”一天可受不住呢!;泡病號(指借故稱病長期不上班,或小病大養(yǎng));別瞎泡了,快把工作做完
(3) 另見 pāo
常用詞組泡病號、泡菜、泡飯、泡蘑菇、泡沫、泡妞、泡泡口香糖、泡泡紗、泡湯、泡湯、泡騰、泡漩、泡影、泡澡、泡罩塔、泡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183561.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