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
拼音bù rán
注音ㄅㄨ? ㄖㄢ?
詞性形容詞、副詞、連詞
基本解釋
◎ 不然 bùrán
(1)
[not so]∶不是這樣,并非如此
其實不然
(2)
[No]∶用在句子開頭,表示否定對方的話
不然,事情沒有那樣簡單
(3)
[of else;if not;otherwise]∶否則,表轉(zhuǎn)折,不這樣做就會出現(xiàn)相反的結(jié)果或情況
我得早點去,不然就趕不上大車了
(4)
[(either)…or]∶否則
要去就別遲到,不然,就甭去了
引證解釋
1. 不合理;不對!对?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出話不然,為猶不遠。” 朱熹 集傳:“女之出言皆不合理,為謀又不久遠! 唐 柳宗元 《封建論》:“或者又以為:‘ 殷 周 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當(dāng)?議也!谴蟛蝗!
2. 不如此,不是這樣。《論語?八佾》:“ 王孫賈 問曰:‘與其媚於奧,?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邢? 疏:“然,如此也。言我則不如世俗之言也! 唐 韓愈 《短燈檠歌》:“吁嗟世事無不然,墻角君看短檠棄。”《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六:“今有了本錢,自該還他去,有何可??誰知狠人心性,卻又不然! 楊朔 《百花山》:“ 梁振江 卻頭一個參軍。應(yīng)該說是有覺悟吧,可又不然。在班里他跟誰都不合群。”
3. 不虞;意外!赌?辭過》:“府庫實滿,足以待不然! 孫詒讓 間詁:“不然,謂非常之變也!薄稘h書?司馬相如傳下》:“發(fā) 巴 蜀 之士各五百人以奉幣,衛(wèi)使者不然! 顏師古 注引 張揖 曰:“不然之變也!
4. 不許可。《左傳?成公二年》:“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則有辭矣! 杜預(yù) 注:“不見許!
5. 不以為是!抖膛陌阁@奇》卷十:“雖是心里好生不然,卻不能制得他,沒奈他何! 吳夢起 《兄弟倆》:“你看你這個人,哥兒倆為了小小不然的事,他還能記恨你一輩子?”
6. 不敬,不從命。然,通“ ? ”。《左傳?莊公二十三年》:“夫禮,所以整民也。故會以訓(xùn)上下之則……征伐以討其不然。” 杜預(yù) 注:“不然,不用命! 楊伯峻 注:“然讀為?……討其不然亦猶 宣 二年《傳》之‘伐不敬’!卑,《說文?心部》:“?,敬也!
7. 難道;不成。 宋 辛棄疾 《浣溪沙?種梅菊》詞:“百世孤芳肯自媒,直須詩句與推排,不然喚近酒邊來。” 張相 釋:“言難道喚他過來也!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蔡公逼伯喈赴試》:“終不然為著一領(lǐng)藍袍,卻落后了戲彩斑衣!”
8. 連詞。相當(dāng)于“否則”!秶Z?周語中》:“一合諸侯而有再逆政,余懼其無后。不然,余何私於 衛(wèi)侯 ?” 唐 陳標(biāo) 《僧院牡丹》詩:“應(yīng)是向西無地種,不然爭肯種蓮花!薄缎咽篮阊?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除非他女兒不要嫁人便罷休。不然,少不得男媒女妁! 老舍 《龍須溝》第二幕:“ 趙大爺 說了,我有這點誠心呢,他就幫我的忙;不然,他不管我的事。”
不然相關(guān)詞語
不是、不過、不會、雖然、不同、不要、然后、當(dāng)然、不斷、突然、自然、不錯、是不是、不少、不得、不僅、不可、不用、不再、不好、竟然、不到、然而、不想、不敢、不了、不管、居然、仍然、依然、不足、不如、忽然、既然、不夠、對不起、不在、顯然、不但、不行、果然、不得不、不大、不必、差不多、不禁、不良、不對、不久、不住、不見、必然、不怕、天然、只不過、不詳、不論、不好意思、不起、不滿
不然相關(guān)成語
黯然神傷、黯然失色、黯然無色、白黑不分、百不失一、飽人不知餓人饑、抱不平、抱負不凡、逼不得已、鄙夷不屑、閉門不出、變化不測、冰炭不投、百思不得其解、百聞不如一見、半面不忘、半生不熟、半新不舊、飽漢不知餓漢饑、卑不足道、鞭不及腹、鞭長不及、表里不一、不差上下、不打不相識、不打自招、不得人心、不懂裝懂、不干不凈、不尷不尬、不敢高攀、不敢后人、不敢造次、不攻自破、不顧死活、不顧一切、不管三七二十一、不慌不忙、不羈之民、不計其數(shù)、不記前仇、不加思索、不稼不穡、不拔一毛、不敗之地、不測之禍、不見棺材不下淚、不解之緣、不經(jīng)世故、不脛而走、不拘一格、不絕如線、不看僧面看佛面、不可枚舉、不可磨滅、不可奈何、不能自拔、不期而會、不期而同、不仁不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25225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