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痛仇快
出處:《漢書·朱浮傳》。
意思:形容不利于己、反利于敵的錯誤行為。也作“親者所痛,仇者所快”,或“親者痛,仇者快”。
朱浮和彭寵都是漢光武帝的將軍。朱浮擔任“幽州牧”,彭寵擔任“漁陽太守”。漢光武帝劉秀打下東漢天下,繼承西漢,做了皇帝,朱浮和彭寵都是有過功勞的。彭寵很自負,以為應(yīng)當封王,結(jié)果很失望,因此對朝廷頗有不滿。
當時漁陽郡歸幽州管轄,朱浮所以還是彭寵的上司,這一點也是彭寵所不滿的。兩人于是鬧了一些意見。朱浮把彭寵的不滿情緒,秘密報告光武帝,光武帝便召彭寵回京城洛陽。彭寵知道是朱浮告了狀,大怒,拒不奉召,并且發(fā)兵進攻朱浮。朱浮便寫了一封信給彭寵。
信的大意是指責彭寵不應(yīng)自恃功高,驕傲狂妄,如有理由,應(yīng)進京到朝,詳細說明,怎可不顧后果,興兵造反。末一句說:“凡舉事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rdquo,心情語錄;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別讓自己人覺得痛心,而讓敵人感到高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2799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