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哀愁造句:我們都知道,假如我們把我們年輕時代的舊信拿出來讀讀,我們會產(chǎn)生一種多么奇怪的感覺啊!整個的一生和這生命中的希望和哀愁都會浮現(xiàn)出來。
解釋:悲哀憂愁。
2、哀求造句:我的同伴可不這樣想:她恐怖地跑回去,跪下來,又叫,又安慰又哀求,直到他沒了勁,安靜了下來,決不是因為看她難過而懊悔的。
解釋:苦苦請求。
3、哀鳴造句:他哀鳴道,日本人特別鐘情于“日本性”這樣的概念,這也許使得日本可能成為一個漸漸遠逝的回響里“最后英雄”。
解釋:悲哀地呼叫。
4、哀痛造句:對此,他的家庭乃至整個家族深感不滿:其母對他決定去“把靈魂賣給洋鬼子”哀痛不已,而他的一位叔叔則要求他改名,免得辱沒了家族的名聲。
解釋:悲傷;悲痛。
5、哀怨造句:除了哀怨地自語:“它們將永遠不復存在,就算存在也是屬于別人的”,我們還能為此做些什么呢?為了使人們至少不必去乞討,我們必須做些什么呢?
解釋:因委屈而悲傷怨恨。
6、哀傷造句:性規(guī)則在過去曾造成了那么多的哀傷,它是那么的死板,骨子里卻又那么的脆弱。只有更大程度的忍耐和開放才能撫平那些創(chuàng)傷。
解釋:悲傷。
7、默哀造句:星期日,奧巴馬先生表示將延遲自己的出訪計劃,他將在下個星期一中午11點召集全國性的默哀活動,并在下個星期二視察一家電池工廠??因為它在紐約地位提升過程中至關重要。
解釋:為表示沉痛的悼念,低下頭來肅立著。
8、哀樂造句:議長先生,身為議會的監(jiān)督人,身為代表巴基斯坦人民喜怒哀樂的人,我說了我應該說的話。當我說這些的時候,(他們說,)外交部長先生,我們清清楚楚地聽懂了您的意思。
解釋:悲哀的樂曲,專用于喪葬或追悼。
9、哀悼造句:他們將會是唯一知道這次背叛行為的人,經(jīng)過一段合情理的哀悼時間,六個月,或者一年,他們就可以作為夫妻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
解釋:悲痛地追念(死者)。
10、悲哀造句:我們所愛的人對我們有重大意義,這就使得這些人成為巨大幸福和深切悲哀的源泉:他們能帶給我們巨大的快樂,但他們也能深深地傷害我們。
解釋:傷心。
11、哀號造句:她的悲傷填滿了大廳,人們像是激流沖擊的細枝,淹沒在她的哀號聲里;即使是斯特文斯,也感覺被卷進了這場漩渦。
解釋:悲哀地號哭。
12、哀嘆造句:值得注意的是,從1970年開始,每年美國經(jīng)濟協(xié)會的主席演講中,有一些都在哀嘆經(jīng)濟理論的現(xiàn)狀。
解釋:悲哀地嘆息。
13、哀告造句:在人類歷史的開端,亞當和夏娃的長子該隱,殺害了他的弟弟,但神聽到亞伯的血從地里向?哀告,于是神召該隱來解釋他所作的事。
解釋:苦苦央告。
14、志哀造句:我們應該重新認識下半旗志哀的政治功能,完善相關的規(guī)定,充分發(fā)揮它的積極作用。
解釋:用某種方式表示哀悼。
15、哀憐造句:在我離開公寓的前夕,和他結(jié)算課酬薪金的時候,他哀憐地說:“我什么也沒有教你,只是浪費了你的時間,我不能接受你的任何報酬。”
解釋:對別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
16、舉哀造句:曾多次險遭刺殺暗算的巴基斯坦總統(tǒng)佩爾維茲?穆沙拉夫(PervezMusharraf)對這次襲擊事件予以譴責,并宣布全國為貝?布托舉哀三天。
解釋:(1)舉行哀悼活動。(2)舊時喪禮用語,指高聲號哭。
17、哀哀造句:2004年底,當一位來自喀麥隆的年輕女孩瑪麗出現(xiàn)在曼徹斯特街頭時,她只是這個城市中數(shù)以百計尋求庇護的孩子之一,在這座城市里孤苦伶仃,哀哀求告。
解釋:悲傷不止。
18、哀戚造句:便有時因在整日靜寂的沉思里得了點哀戚,但這種淡淡的凄涼,卻更令我舍不得去擾亂這情調(diào),似乎在這里面我也可以味出一縷甜意一樣的。
解釋:<書>悲傷。
19、喜怒哀樂造句: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們的生老病死無不是我們做出這樣或那樣選擇的結(jié)果;或者,是我們接受這樣或那樣選擇的結(jié)果。
典故:喜歡、惱怒、悲哀、快樂。泛指人的各種不同的感情。
20、哀鴻遍野造句:現(xiàn)在政府部門里之所以哀鴻遍野,很多人被迫卷鋪蓋回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稅收收入下降,但失業(yè)和醫(yī)療保險上的支出卻出現(xiàn)了激增。
典故: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饑號寒的災民。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饑民。
21、嗚呼哀哉造句:他們想向世界證明切?格瓦拉已經(jīng)死了,希望他領導的政治運動也隨著他的一命嗚呼而嗚呼哀哉。
典故:嗚呼:嘆詞;哉:語氣助詞。原為表示哀痛的感嘆語,舊時祭文中常用,F(xiàn)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22、哀莫大于心死造句:缺乏情感,具體表現(xiàn)為臉面呆板、語言單調(diào),對任何刺激都缺乏必要的情感反應,似乎已達到了“哀莫大于心死”的“心死”程度。
典故:指最可悲哀的事,莫過于思想頑鈍,麻木不仁。
23、哀而不傷造句:它不像中原文化講的,叫做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謗,一切都是中庸為美的。
典故: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31809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