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策,走是上計的
南北朝時,劉宋名將檀道濟伐魏連勝,軍至歷城,因軍糧不繼,只得設計安全退兵。后來有人卻對此進行譏諷!赌淆R書·王敬則傳》載,南齊明帝蕭鸞時,大將王敬則造反,其時蕭鸞病重,兒子蕭寶卷準備逃走。有人將此消息告訴了王敬則,王敬則說:“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你們父子應該趕快走才是。”就是譏檀道濟避魏之事。后用&ldquo,語錄;三十六策,走為上計” 以喻事態(tài)無法挽回,只好一走了事。《老殘》第四回:“看這光景,恐無謂的糾纏,要越逼越緊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3372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