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謀善斷的意思_好謀善斷的故事

編輯: 詞語庫 關鍵詞: 成語故事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好謀善斷

出處:晉代陸機的《辨亡論》。

讀書筆記

意思:形容勤于思考,善于做出判斷。又作“多謀善斷”。

三國時,東吳的孫權善于招攬人才,禮賢下士。只要有才能,愿為他效力的人,他都加以重用。魯肅、諸葛瑾等人都投奔到他旗下,得到了他的賞識和重用。

公元208年,荊州牧劉表病死,魯肅建議孫權派他前往荊州,心靈雞湯,以吊喪為名,聯(lián)合依附于劉表的劉備,共同對抗曹操。魯肅與劉備見面后,劉備表示同意,便派諸葛亮隨魯肅去見孫權。當時,孫權還在猶豫不決。諸葛亮見到孫權后對他說,曹操大軍壓境,再不采取主動將會大禍臨頭。曹軍南下作戰(zhàn),非常疲倦,加上他們又不習水戰(zhàn),只要孫、劉聯(lián)軍,一定能將曹操打敗。孫權聽了這番分析,增強了聯(lián)劉抗曹的信心。他召集部下商議,周瑜分析了曹軍的弱點后,認為曹操犯了用兵大忌,建議孫權給他幾萬精兵,保證能大獲全勝。周瑜的話使孫權抗曹的決心更堅定了。

這一年,孫權任命周瑜為左督,魯肅為贊軍校尉,程普為右督,率三萬精兵沿江西上,和劉備的軍隊會合,迎擊曹軍。赤壁之戰(zhàn),曹軍大敗,從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孫權建立吳國后,由于他善于用人,善于判斷,所以吳國越來越強大。 內(nèi)容來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15937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