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簪墜屨的
韓嬰《韓詩外傳》卷九載,孔子出游,見一婦人痛哭甚哀。孔子使弟子問其原因。婦人言:“鄉(xiāng)(向)者刈蓍薪,傷感文章,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 孔子的弟子聽后很奇怪,丟掉一枝蓍簪(用蓍草做的簪子)有什么悲痛的呢?那婦人解釋說:“非傷亡簪也,蓋不忘故也。”又,賈誼《新書·諭戒》載,有一次,楚昭王和吳國打仗,楚國的軍隊(duì)?wèi)?zhàn)敗,昭王逃跑的時候“屨次眥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fù)旋取屨”。下人問昭王為什么可惜一只鞋子。昭王道:“楚國雖貧,豈愛一?屨哉?思與偕反也。”后遂把這兩件事合在一起稱為“遺簪墜屨”,比喻不忘舊情。《北史·韋?傳》:“昔人不棄遺簪墜屨者,惡與之同出,不與同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iyu/17299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