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門
詞語:國門
拼音:guó mén 注音:ㄍㄨㄛ? ㄇㄣ?
詞性:名詞
基本解釋
◎ 國門 guómén
(1) [gate of the capital city]
(2) 舊指國都的城門,也指守護(hù)城門的小神,也指邊境;今指邊防哨所和海關(guān)
拒敵于國門之外
(3) 比喻國家政策、規(guī)定
打開國門,大膽吸收一切有用的東西
引證解釋
1. 國都的城門!吨芏Y·地官·司門》:“司門掌授管鍵,以啟閉國門。” 宋 吳? 《優(yōu)古堂詩話·手滑》:“ 富公 自 河北 還,及國門,不許入,未測朝廷意。”
2. 泛指一般城門。 清 戴名世 《胡以溫家傳》:“一日,數(shù)十人操刀入縣堂,擁 以溫 出國門去。”
3. 指國都城門的守門官!吨芏Y·地官·充人》:“凡散祭祀之牲,?于國門,使養(yǎng)之。” 鄭玄 注:“國門,謂城門司門之官。 鄭司農(nóng) 云:‘使養(yǎng)之,使守門者養(yǎng)之。’”
4. 主城門之神。天子七祀之一和諸侯五祀之一!抖Y記·祭法》:“王為?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曰國門……諸侯為國立五祀,曰司命、曰中?、曰國門……”
5. 指國都附近要地。《舊唐書·;諅鳌罚“ 岐 是國門, 茂貞 倔強(qiáng),不顧禍患。萬一蹉跌,挫國威也,不若漸以制之。”
6. 指國家的邊境。 毛澤東 《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第五章第三節(jié):“可是,軍事冒險主義者則堅決反對此種步驟,他們的主張是所謂‘御敵于國門之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25700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