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ér shùn zhī nián
【解釋】:指六十歲。按照孔子的說法,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
【出自】:先秦?孔子《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
【示例】:東漢?班固《漢書?蕭望之傳》:“至乎~,履折沖之位,號至將軍。”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指60歲
【褒貶】:中性詞
【英語】:sixty years of age;the year in life at which a person possesses an obedient ear for the reception of truth ;
耳順之年的近義詞年過花甲 花甲之年 杖鄉(xiāng)之年
耳順之年造句他在耳順之年終于抱上了孫子,欣喜異常。
爺爺已是耳順之年,但每天還堅持學(xué)習(xí)兩個小時的外語。
老王年紀(jì)雖已到耳?之年,但仍然保有一份赤子之心。
上一篇:耳熟能詳下一篇:耳提面命本文標(biāo)題:耳順之年(標(biāo)簽:耳字開頭的成語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28735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