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
詞語:古董
拼音:gǔ dǒng 注音:ㄍㄨˇ ㄉㄨㄥˇ
詞性:名詞
近義詞:古玩、骨董
基本解釋
◎ 古董 gǔdǒng
(1) [antique;curio]∶為人所珍視的古代器物。也作“骨董”
四邊都掛名人書畫并奇異古董玩器之物。——《水滸傳》六十六回
近來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但終“不知后事如何”。——《拿來主義》
(2) [old fogey]∶稱不合時(shí)代潮流、思想固執(zhí)的人
死不開竅的老古董
引證解釋
1. 珍貴罕見的古物。 元 秦簡(jiǎn)夫 《東堂老》第一折:“可早十年光景,把那家緣過活金銀珠翠,古董?器……典盡賣?,都使得無了也。”《水滸傳》第六六回:“四邊都?名人書畫,并奇異古董玩器之物。” 清 黃鈞宰 《金壺?墨·姜少汀》:“ 杭 人 姜少汀 者,販賣古董於 蘇州 。” 魯迅 《偽自由書·逃的辯護(hù)》:“但我們想一想罷:不是連語言歷史研究所里沒有性命的古董都在搬家了么?”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案上放著筆墨畫硯,磁器古董,都極其古雅而精致。”
2. 謂希奇少見。 王統(tǒng)照 《銀龍集·刀柄》:“說起來真有點(diǎn)古董。原來是替……催餉的副官要人。”
3. 比喻過時(shí)的事物、迂腐守舊的人。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聲》:“古董先生誰似我,非玉非銅,滿面包漿裹。” 巴金 《家》三:“說到英文,讀了這幾年……總是那些老古董。” 李?人 《天魔舞》第九章:“偏我們先生是個(gè)古董,硬不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29558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