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畢恭畢敬
【拼音】: bì gōng bì jìng
【解釋】: 形容態(tài)度十分恭敬。
【出處】: 《詩經(jīng)·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五:“軍長為李玉堂,一山東大漢,抵軍部時,在門外相迎,畢恭畢敬。”
【舉例造句】:
他畢恭畢敬地揀起一張卡片。
他的態(tài)度友善且畢恭畢敬。
“是的,我的父親,”我畢恭畢敬地答道。
那個老人說話時,人們總是畢恭畢敬地聆聽。
畢恭畢敬地將貼了郵票的寄給自己的信封好口。
該運動稱投票結(jié)果顯示“畢恭畢敬”位居第四。
在追隨變得并非易事后,亞洲不會再畢恭畢敬地追隨西方。
借來的書,就像是家里的客人;必須一絲不茍畢恭畢敬地以禮相待。
仆人畢恭畢敬地端上一杯咖啡,然后使勁想立正,可是就是站不穩(wěn)。
守舊老人把漫游者抬到集市區(qū),人們畢恭畢敬地站在周圍,鴉雀無聲。
表面上,他們畢恭畢敬地謹守神的命令,但實質(zhì)上卻沒有真正實行出來。
他的確告誡他說,要是有個叫耶蘇基督的人打來電話,一定要畢恭畢敬。
房管所里擠滿了畢恭畢敬的住戶,為了各種原因給房管員小心地陪著笑臉。
美國國際集團正在提出一個潛在的挽救重整方案,并且畢恭畢敬地照美聯(lián)儲臉色行事。
怪不得當時堂堂英國首相率眾高官接見斯密時,畢恭畢敬宣布自己為小學(xué)生,請老師先坐。
愛德華王子以權(quán)利來換取人民的擁戴,傳媒早年對愛德華王子畢恭畢敬,不太理會他的情史。
我摘下自己的帽子,畢恭畢敬地站在桌前,顯得盡可能不書生氣,等候著這些白人讀者被接待。
美國國際集團(AIG)正在提出一個潛在之挽救重整方案,并且畢恭畢敬地照美聯(lián)儲臉色行事。
龔如心死后,香港報界隨即刊登她的照片、笑容還有必不可少的生前故事。報導(dǎo)不像之前一樣畢恭畢敬。
亞歷山大皇帝急忙把臉轉(zhuǎn)向庫圖佐夫,說道,他同時畢恭畢敬地望望弗郎茨皇帝。“陛下,我正在等待。”
在我同他談話時,我不止一次聽到他用貶損的語言談及那些種族團體,或是對那些與他交往的白人畢恭畢敬。
要不是能干重活,我早就給辭退了。因為老板想要我畢恭畢敬地跟那些“上等人”說話,這樣干,我實在受不了。
許多不能給別人指路找到街角上的藥行的人,到了年紀使他更加糊涂之后,卻也會找到人畢恭畢敬地聆聽他的申訴。
“謝謝你,歐比旺,”她怯弱地說道。她不敢正視他。從眼角里她瞥見了他畢恭畢敬地低了一下頭,然后便轉(zhuǎn)身離去。
中午十二點我準時敲響了張先生家的門。門開了,張先生偕同他的夫人和女兒早已畢恭畢敬地站在了門口,我吃了一驚。
最有威望的客人們中的老年人成為這幾個小組的中心人物,甚至陌生的客人也畢恭畢敬地與他們接近,以便聽取知名人士的發(fā)言。
絕大多數(shù)汽車制造商經(jīng)歷了極其糟糕的一年,尤其是美國的汽車制造商。底特律三大汽車制造商都在畢恭畢敬地等待國會的公眾救援。
我乖乖地聽著——窮人總是畢恭畢敬的,窮人總是在聽別人說,苦況卻有口難言,他們也不說自己沒錢買補鐵藥,沒錢改善飲食、沒錢買腸蟲藥。
我們動輒忘卻生命為何物,只知道生命是奔波勞碌的,是不由自主的,是虛浮矯飾的,是不勝負荷的;因而,一舉一動勢必誠惶誠恐,畢恭畢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305299.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