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半天
拼音:bàn tiān 注音:ㄅㄢ? ㄊㄧㄢ
詞性:名詞
基本解釋
◎ 半天 bàntiān
(1) [half a day;half of the day]∶白天的一半
(2) [quite a while;a long time]∶好長一會(huì)兒
他半天說不出話來
(3) [midair]∶空氣中不直接毗連地面或它下面的其他固體或液體的任一地點(diǎn)或區(qū)域
引證解釋
1. 半邊天!端螘·天文志二》:“? 晉穆帝 升平 二年?十二月,枉矢自東南流于西北,其長半天。”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彭瑩玉》:“一夕夜雪,見寺東約二十里,紅?半天。” 魯迅 《故事新編·出關(guān)》:“窗外起了一陣風(fēng),括上黃塵來,遮得半天暗。”
2. 半空中!赌鲜·梁武帝紀(jì)下》:“及 崔慧景 之逼, 長沙 宣武王 入援,至城,夢(mèng)乘馬飛半天而墜。” 宋 楊萬里 《游蒲澗呈周帥蔡漕張舶》詩:“人在半天泉在井,不敢下瞰惟聞聲。”《西游記》第九二回:“此時(shí)約有三更時(shí)候,半天中月明如晝。”
3. 白天的一半。 老舍 《駱駝祥子》一:“這派的車夫,也許拉‘整天’,也許拉‘半天’。”
4. 好久,相當(dāng)長的一段時(shí)間。《紅樓夢(mèng)》第三二回:“ 黛玉 聽了,怔了半天。” 丁玲 《田家沖》三:“ 么妹 醒半天了,悄悄的蜷在被窩里不做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32763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