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恒河 拼音:héng hé 注音:ㄏㄥ? ㄏㄜ?
基本解釋
◎ 恒河 Héng Hé
[the Ganges River] 印度北部大河。全長2506公里。有兩條主要源流:其中較長的阿勒格嫩達河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楠達德維山以北約48公里處;另一主源帕吉勒提河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麓的根戈德里冰穴。兩河匯合后稱恒河,在赫爾德瓦爾進入平原。注入孟加拉灣。恒河平原十分平坦,從德里到孟加拉灣長約1600公里,高差只有210米。平原面積78萬平方公里,流域人口達3億
引證解釋
梵語。 南亞 大河。發(fā)源于 喜馬拉雅山 南坡,流經(jīng) 印度 、 孟加拉國 入海。 印度 人多視為圣河、福水!督饎偨(jīng)·無為福勝分》:“但諸 ?河 尚多無數(shù),何況其沙。” 隋 江總 《大莊嚴(yán)寺碑》:“標(biāo)乎剎土,比數(shù) ?河 。” 清 趙翼 《劉蔭萱遠寄藏佛一尊》詩:“豈特八萬四千 阿育 塔,直與 ?河 同數(shù)微沙塵。”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46852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