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yǔ):論斷 拼音:lùn duàn 注音;ㄌㄨㄣ? ㄉㄨㄢ?
詞性名詞
基本解釋
◎ 論斷 lùnduàn
[predicate;conclusion;inference;judgement; thesis] 斷定或肯定為一種性質(zhì)、屬性或特性
邏輯的效用是用一個(gè)單一的實(shí)例來(lái)論斷對(duì)其一切同類型事物都是真的
引證解釋
1. 推論判斷。 明 唐順之 《萬(wàn)古齋公傳》:“然至疑難處,?掩卷自思,及有所得,多出儒先論斷之外。”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史記于序事中寓論斷》:“古人作史,有不待論斷,而于序事之中,即見其指者,惟 太史公 能之。” 阿英 《關(guān)于<中國(guó)小說史略>》:“在研究過程中,怎樣探索傾向影響,闡明藝術(shù)特征,然后自抒卓見,作出合理的分析論斷。”
2. 指論證斷定。 楊伯峻 《<春秋左傳注>前言》:“論斷《左傳》成書年代,首先要引 崔述 《洙泗考信???》。”
3. 判決罪案!睹魇·刑法志一》:“其雜犯大小之罪,悉依贖罪例論斷。”
本文來(lái)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518996.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