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ān lè wō
【近義詞】:長生殿、千山萬水
【反義詞】:十八層地獄
【成語出處】
1、宋·邵雍自號安樂先生,隱居蘇門山,名其居為安樂窩。
2、宋戴復古《訪趙東野》詩:“四山便是清涼國,一室可為安樂窩。”
3、元 宋方壺 《水仙子·隱者》曲:“青山綠水好從容,將富貴榮華撇過夢中,尋著?安樂窩勝神仙洞。”
4、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錦瑟》:“吾家娘子憫君厄窮,使妾送君入安樂窩,從此無災矣。”
5、粵劇《搜書院》第二場:“淫奔茍合,借書院作安樂窩。”
6、宋·辛棄疾《題鶴鳴亭》:“疏簾竹簟山茶碗,此是幽人安樂窩。”
7、元汪元亨《沉醉東風·歸田》曲:“著意來尋安樂窩,擺脫了名?利鎖。”
【成語解釋】泛指安靜舒適的住處。
【安樂窩造句】好不容易筑起的安樂窩,一定要好好珍惜。
【安樂窩的成語故事】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學列傳一·邵雍》初至洛,蓬蓽環(huán)堵,不芘風雨,躬樵爨以事父母,雖平居屢空,而怡然有所甚樂,人莫能窺也。及執(zhí)親喪,哀毀盡禮。富弼、司馬光、呂公著諸賢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從游,為市園宅。雍歲時耕稼,僅給衣食。名其居曰“安樂窩”,因自號安樂先生。旦則焚香燕坐,晡時酌酒三四甌,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興至輒哦詩自詠。春秋時出游城中,風雨常不出,出則乘小車,一人挽之,惟意所適。士大夫家識其車音,爭相迎候,童孺廝隸皆歡相謂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復稱其姓字;蛄粜潘弈巳ァ:檬抡邉e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657682.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