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é yǐ chuán é
【近義詞】:以訛傳訛
【反義詞】:以正視聽
【成語出處】明·郎瑛《七修類稿·辯證上·愛妾換馬》:“不然,長髯紫衣,怪誕幽顯之說,何其駭異哉?后人又不考而吟詠焉,訛以傳訛也。”
【成語解釋】把本來就是錯誤的東西妄加傳播,越傳越錯。
【訛以傳訛造句】遇到突發(fā)事件,一定不能訛以傳訛,否則會制造混亂。
【訛以傳訛的成語故事】
郎瑛(1487~1566),乃博覽藝文,探討經(jīng)史。家藏圖書有經(jīng)史文章,雜家之言、鄉(xiāng)賢手跡等,每日坐于書齋中誦讀,攬其要旨,撮取精華,辨同異,考謬誤,著《書史袞鉞》60卷。另著有《萃忠錄》2卷、《七修類稿》55卷!肚嗍沸栥X》,已不傳。其中傳世影響最大者為《七修類稿》,薈萃了明代社會各種史料,記載一代風俗、民情,對后世的明代研究有重要參考價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690735.html
相關(guān)閱讀:
鳥盡弓藏的意思_鳥盡弓藏的故事
五花八門_五花八門的意思_五花八門的故事_五花八門造句_五花八門
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_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故事
之乎者也的意思_之乎者也的故事
烏合之眾的意思_烏合之眾的故事
五花八門_五花八門的意思_五花八門的故事_五花八門造句_五花八門
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思_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故事
之乎者也的意思_之乎者也的故事
烏合之眾的意思_烏合之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