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
出處:《宋史·文同傳》。
意思:遇到問題時,心里先有了成熟的主張和解決辦法。也作“成竹在胸”。 讀書筆記
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哪里呢?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fēng)雨,他經(jīng)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tài)、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日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jié)、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tài)的竹子立刻浮現(xiàn)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自信,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zhèn)魃瘛?
當時和文同交好的晁補之(也是能畫的文人),曾有一首詩,稱贊文同的“墨竹”:與可畫竹時,成竹已在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702033.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