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明哲保身的典故,明哲保身的成語故事

編輯: 詞語庫 關(guān)鍵詞: 詞語典故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出處】《詩經(jīng)·大雅·?民》。

【釋義】明哲:聰明有智慧。原指聰明有智慧的人,善于趨安避危,不參與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的事,以保全自身,F(xiàn)多指因怕犯錯誤或有損自己利益,而對原則性問題不置可否的處世態(tài)度。

歷史典故

西周宣王在位期間,朝中有兩位大臣,一位叫尹吉甫,一位叫仲山甫,他們輔佐周宣王,立下了汗馬功勞。尹吉甫名甲,尹是官名。他曾領(lǐng)兵打退過西北方狁族的進(jìn)攻,還曾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陽東)一帶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貢賦。仲山甫,因被封在樊(今陜西長安南)地,所以也稱樊仲、樊穆仲。仲山甫不僅學(xué)識淵博,而且敢于直諫,朝中的大臣們個個對他敬重有加。

當(dāng)時,魯國魯武公有兩個兒子,長子名括,次子名戲。周宣王僅憑自己的一時喜惡,武斷地立戲為魯國太子。這種廢長立幼的做法,很容易造成內(nèi)部的動亂。仲山甫極力諫阻,但周宣王不聽,堅持要立戲為太子。后來戲繼位為魯懿公,魯國百姓個個憤憤不平,不久魯懿公就被人刺殺了。

在位期間曾制定中國最早刑法的周穆王,在起九師討伐楚國之后,又西征少數(shù)民族犬戎,將俘獲的一批少數(shù)民族部落遷到了太原地區(qū)。國人暴動后即位的周宣王,不知與民休息,仍不斷地發(fā)動戰(zhàn)爭,命尹吉甫擊退犬戎的進(jìn)攻,并反擊到太原地區(qū),將太原地區(qū)納入了周王朝的版圖。周宣王為了防御西北各部族的進(jìn)攻,還命令尹吉甫到齊地去筑城,最早的平遙古城相傳就是尹吉甫所筑。

這時,尹吉甫寫了一首詩送給仲山甫,詩中贊美了仲山甫的品德和才能,也對周宣王任賢使能,使周朝中興進(jìn)行了一番歌頌。這首詩就是《詩經(jīng)·大雅》里的《?民》,詩中道:“肅肅王命,仲山甫將之。邦國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它的意思是說:天子之命很嚴(yán)肅,山甫奉命就啟程。國家社會好和壞,山甫眼里看得清。聰明智慧懂事理,高風(fēng)亮節(jié)萬年長。晝夜操勞不懈怠,竭誠輔佐我周王。

【成長心語】

人生在世,總是有一些屬于自己的原則,或是真誠,或是正直,或是獨立……無論是哪一種原則,都有一個統(tǒng)一的前提,那就是你必須保全你的性命。沒有人贊同茍延殘喘、茍且偷生,但人們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正所謂:有人就有一切。其他的事物都可以在人的努力之下,逐漸地創(chuàng)造或恢復(fù),但人的生命失去了,便不會再有第二次。以一種明智但不猥瑣的方式,竭盡全力保護自己的生命,是一個人最起碼的義務(wù)。所以,請務(wù)必珍愛生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71532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