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qīng tíng hàn shí zhù
【近義詞】:蚍蜉撼樹
【反義詞】:量力而行
【成語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2回:“這行者即去拿瓶,——唉,莫想拿得他動。好像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搖得半分毫?”
【成語解釋】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紋絲不動。
【蜻蜓撼石柱造句】你接下這活,真是蜻蜓撼石柱,做不成的。
【蜻蜓撼石柱的成語故事】
《西游記》第42回:那龜馱著凈瓶,爬上崖邊,對菩薩點頭二十四點,權(quán)為二十四拜。行者見了,暗笑道:“原來是看瓶的,想是不見瓶,就問他要。”菩薩道:“悟空,你在下面說什么?”行者道:“沒說什么。”菩薩教:“拿上瓶來。”這行者即去拿瓶,唉!莫想拿得他動。好便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搖得半分毫?行者上前跪下道:“菩薩,弟子拿不動。”菩薩道:“你這猴頭,只會說嘴,瓶兒你也拿不動,怎么去降妖縛怪?”行者道:“不瞞菩薩說,平日拿得動,今日拿不動。想是吃了妖精虧,筋力弱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71538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