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百年
拼音:bǎi nián 注音:ㄅㄞˇ ㄋㄧㄢ?
詞性:名詞
基本解釋
◎ 百年 bǎinián
(1) [in a century;centenary;centennial;a hundred years]∶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lifetime]∶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后,即死了以后
引證解釋
1. 指人壽百歲!抖Y記·曲禮上》:“百年曰期。” 陳? 集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 漢 徐干 《中論·夭壽》:“ 顏淵 時有百年之人,今??知其姓名也?” 三國 魏 嵇康 《贈兄秀才入軍》詩:“人生壽促,天地長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壽?” 宋 陳亮 《祭林圣材文》:“胡不百年,終此大數(shù)!”《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 宣贊 隨了叔叔,與母親在俗出家,百年而終。”
2. 指器物壽命長,經(jīng)久耐用。《周禮·考工記·函人》:“犀甲壽百年,兕甲壽二百年,合甲壽三百年。”
3. 指百歲的人!渡袝髠鳌肪硪唬“見諸侯問百年,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俗,命市納賈以觀民好惡。” 漢 揚雄 《長楊賦》:“矜劬勞,休力役,見百年,存孤弱。”
4. 謂時間長久!墩撜Z·子路》:“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 漢 班固 《西都賦》:“國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業(yè)。”《北史·韓顯宗傳》:“今令伎作之家習士人風禮,則百年難成;令士人兒童效伎作容態(tài),則一朝可得。” 唐 韓愈 《送齊?下第序》:“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實難,非百年必世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
5. 一生;終身。 晉 陶潛 《擬古》詩之二:“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 唐 杜甫 《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 宋 蘇軾 《渚宮》詩:“百年人事知幾變,直恐荒廢成空陂。” 清 王士? 《池北偶談·談異二·壽冢》:“百年恍惚真疑夢,萬事紛?已到頭。”
6. 死的婉詞。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今乃傷心百年之際,興哀無情之地,意者無乃知哀之可有,而未識情之可無乎!” 張?zhí)煲?《清明時節(jié)》:“這么著 羅二爺 才硬要 謝老爺 遷墳,好讓他自己百年之后葬到那個正穴里。”
7. 指世代。 元 柯丹丘 《荊釵記·慶誕》:“只有一女,年方二八,欲招 王十朋 為?,以繼百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72355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