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出爾反爾_出爾反爾的意思_出爾反爾的故事_出爾反爾造句_出爾反爾

編輯: 詞語庫 關(guān)鍵詞: 成語故事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成語名字】出爾反爾
【漢語拼音】chū ěr fǎn ěr
【成語解釋】
你怎么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么待你。語本《孟子.梁惠王下》。后用“出爾反爾”比喻人的言行前后反復(fù),自相矛盾。
【成語典故】
《孟子.梁惠王下》
鄒與魯哄,穆公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孟子對曰:“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zhuǎn)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环蛎窠穸蟮梅粗玻裏o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成語注解】
1、曾子?曾參(公元前505~前436),字子輿,春秋時魯國武城(約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人。曾點之子,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傳大學(xué)為其所述;又作孝經(jīng),以其學(xué)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后世尊稱為“宗圣”、“曾子”。
2、爾: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dāng)于“汝”、“你”。
3、反:同“返”,還報。
【成語出處】
1、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卷三.錄.竇諫議錄》:“陰陽之理,大抵不異,為善為惡,出爾反爾,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2、明.李清《三垣筆記.卷上.崇禎》:“彼以計傾我,我亦以計傾彼,相當(dāng)耳。出爾反爾,先賢格言,曾見周興、來俊臣輩終為牖下老乎?”
3、《好逑傳.第一一回》:“以按臺之重,成就治下一女子婚姻,縱有些差池,恐也無甚大禍。為何老恩臺大人,出爾反爾?”
4、《老殘游記.第一九回》:“前日捧讀大札,不料玉守殘酷如此,實是兄弟之罪,將來總當(dāng)設(shè)法。但目下不敢出爾反爾,似非對君父之道。”
5、《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九回》:“這個只好你們底下去,同他商量,他肯讓自然極好;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不能做出爾反爾的事。”
6、清.洪楝園《后南柯.第一二出》:“一要賠償兵費,二要廢去舊約。凡貴國所以待敝國的苛例,一一施之于貴國,此之謂出爾反爾。”
【成語用法】
一、
語義說明 你怎么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么待你。
使用類別 用在“自取其禍”的表述上。
【出爾反爾造句】
1、你待父母不孝,當(dāng)心出爾反爾,日后兒女也如此待你。
2、今天這罪是你自惹的,出爾反爾,莫怪別人。
二、
語義說明 比喻人的言行前后反復(fù),自相矛盾。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言語反復(fù)”、“前后不一”的表述上。
【出爾反爾造句】
1、做人說話要講信用,不能出爾反爾。
2、你們?nèi)绱顺鰻柗礌,我們談不下去了?br />3、你放心,我說了算數(shù),絕不會出爾反爾。
4、他說話老是出爾反爾,誰愿意跟他做朋友?
5、人生在世就講個信字,出爾反爾,難以立信。
6、他老是搞這種出爾反爾的把戲,實在叫人生氣。
7、他說話矛矛盾盾,出爾反爾,真不知結(jié)論為何?
8、你才答應(yīng),又馬上反悔,如此出爾反爾,我們怎么合作?
9、當(dāng)今世道混亂,笑里藏刀多有人在,更何況是出爾反爾?
10、請你別怪我出爾反爾,實在因為此事過于復(fù)雜,我一時考慮得不周全。
近義詞】一報還一報,反復(fù)無常,自食其言,言而無信,朝三暮四
反義詞】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一言為定,一諾千金,言行一致,言而有信,說一不二
辨似:
形音辨誤
同 “出爾反爾”及“反復(fù)無常”都有變化不定的意思。
異 “出爾反爾”用于形容人的言行反復(fù);“反復(fù)無常”適用范圍較廣,可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變化。
出爾反爾 反復(fù)無常 辨似造句
你才答應(yīng),又馬上反悔,如此出爾反爾,我們怎么合作?
最近天氣冷熱反復(fù)無常,叫人很難穿衣服。
形音辨誤
同 “出爾反爾”及“朝三暮四”都有反復(fù)不定的意思。
異 “出爾反爾”用于形容言行反復(fù);“朝三暮四”則用于形容人的心意或行為。
出爾反爾 朝三暮四 辨似造句
他說話老是出爾反爾,誰愿意跟他作朋友?
他老是朝三暮四地?fù)Q工作,怎會有成就?
【參考詞語】:出乎反乎
【漢語拼音】:chū hū fǎn hū
【成語解釋】:猶“出爾反爾”。見“出爾反爾”條。
1、《封神演義.第一一回》:“詔赦已出,眾臣皆知,豈有出乎反乎之理?”
2、《太平天國資料.文書.李秀成諭李昭壽》:“誠本主將目不識人,自己愛將,徒教爾行仁,勸爾從善,誰料爾出乎反乎,辜負(fù)我一片同仁同義之心矣。”
【出爾反爾的成語故事】
據(jù)《孟子.梁惠王下》載,春秋時,鄒國與魯國爭戰(zhàn),鄒國人民皆不愿為國家效死,讓鄒穆公非常的生氣與無奈。孟子告訴他說:“你的人民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當(dāng)他們遭遇饑荒時,官吏們對朝廷隱瞞災(zāi)情,任由災(zāi)民流離失所,餓倒街頭,現(xiàn)在他們當(dāng)然會用這樣的態(tài)度回報。曾子不是曾警惕人說:『你現(xiàn)在所做的事情,將會同樣的回報在你身上。』若是您從此施行仁政,未來人民一定也會有相對的報答。”后來“出爾反爾”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你怎么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么待你。今則多用以比喻人的言行前后反復(fù),自相矛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ciyu/729061.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