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ànyèsāngēng
【解釋】:更:舊時(shí)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shí)。三更是午夜十二時(shí)。泛指深夜。也作“三更半夜”。
【出自】:元?馬致遠(yuǎn)《青衫淚》第三折:“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示例】: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一卷:“三巧兒道:‘他就回,料道不是半夜三更!
【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泛指深夜
【褒貶】:中性詞
【英語】:inthedepthofnight
半夜三更是幾點(diǎn)舊時(shí)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shí)。三更是午夜十二時(shí)。指深夜十二點(diǎn)。
半夜三更的近義詞三更半夜 深更半夜 夜深人靜 夜闌更深 漏盡更闌 月上中天 月沒參橫
夜闌人靜 萬籟俱寂 更深人靜 黑更半夜 月黑風(fēng)高 更深夜靜 星移漏轉(zhuǎn)
半夜三更的反義詞青天白日 紅日三竿 日上三竿 大天白日 光天化日 日高三丈 日正當(dāng)中
半夜三更造句他常常工作到半夜三更。
徐老師經(jīng)常半夜三更還在辦公室,寫教案、改卷子。
每當(dāng)半夜三更時(shí)分,就會(huì)聽到幾聲烏鴉啼叫的聲音,感覺很凄涼。
他總是半夜三更起床吃飯,大家都感覺很奇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729234.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