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近義詞】:人在心不在
【反義詞】:一心一意
【成語出處】《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至二十七會記載,關羽和劉備走散后,被曹操留在營中,“封侯賜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恩禮非常;但關羽卻系念劉備,后來得知劉備在袁紹處,遂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終于回到劉備身邊。
【成語解釋】比喻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里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
【身在曹營心在漢造句】關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一心想投奔劉備。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成語故事】
出自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典故中曹營指三國時期的曹操陣營,曹氏政權;漢指劉備政權或者歷史當時沒落的東漢王朝(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典故有多人,因人與事件的差異,所以漢的指代有所差別)。身在曹營心在漢意為棲身在曹操陣營中的某人某將,心里卻是依然思念忠于劉備(或是漢朝)。比喻人身子雖然在對立的一方,但心里想著自己原來所在的一方,不在自己的志向之地,有身不由己之感。在三國中,與身在曹營心在漢典故相關的有多人,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人物故事應有三人:關羽,徐庶,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739992.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