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tiān zhī dì zhī
【近義詞】:你知我知
【反義詞】:人盡皆知、冷嘲熱諷
【成語出處】元·楊梓《敬德不服老》第三折:“你須知咱名諱,盡忠心天知地知。”
【成語解釋】天知道,地知道。指人人都知道。亦指只有天知道,地知道,沒有別人知道。
【天知地知造句】這件事情除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外,不能再說與第三人知曉。
【天知地知的成語故事】
楊梓(1260~1327) 元代戲曲家。海鹽澉浦(今漸江海鹽)人。所作雜劇3種,至今皆存!断赂啕惥吹虏环稀贰冻忻鞯罨艄夤碇G》《忠義士豫讓吞炭》。其中《下高麗敬德不伏老》寫唐代名將尉遲恭遭黜后重新任用,表現(xiàn)出老當(dāng)益壯的精神。《承明殿霍光鬼諫》寫西漢時大司馬霍光忠于皇室,生前竭力輔佐,死后“為國家呵一靈兒不散”,還以鬼魂進諫!吨伊x士豫讓吞炭》寫晉國智伯(荀瑤)的家臣豫讓為了報主人之仇,“漆身為癩,吞炭為啞”,變形裝瘋,最后自刎身死。后二劇宣揚“為臣盡忠”、“為主忘身”的封建道德和愚忠思想,表現(xiàn)了作者的道德觀念!稑方妓秸Z》說楊梓寫劇“以寓祖、父之意”,意即楊梓宣揚不忘舊主是因為他的祖、父都曾在宋朝任過官,他有不忘宋朝的思想。此可備一說。楊梓的劇作以《下高麗敬德不服老》成就較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ciyu/742713.html
相關(guān)閱讀: